萬科降價的“噱頭效應”
陷入僵局幾個月后,融資成本更高。對于現金流和業績的需求,會是下半年地產公司的最大主題。
宣傳戰。
7月下旬,很久沒有什么話題可以炒作的地產媒體上,一下子鋪天蓋地都是中糧萬科長陽半島火爆開盤的消息。此消息的賣點就是──萬科降價了!
事實是什么呢?所謂的降價,只不過是調低了開盤預期價格而已。萬科宣傳說,本來我打算賣15000元/平米的,現在只賣13500元/平米了,你看是不是降價了啊?
在這樣一個久旱盼雨的樓市中,“降價”無疑是一個撩動人心弦的性感詞。僵持的房價令很多剛需失去信心──尤其早兩年因為錯誤決策而反復失去購房機會的群體,發誓不能再錯過這一次。于是萬科所謂的降價,加上大開發商的知名度一下子誘惑了諸多沖動的頭腦。
事實上,沒有成交過的價格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萬科以13500元/平米的均價賣南5環外的公寓樓,便宜么?真不便宜。那塊地的拿地價格是五六千元每平米,萬科賣到10000元/平米就可以保本。更何況這樣大的開發商入駐房山,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恐怕也不少。那些更是附帶收益了。賣到13500元/平米,利潤恐怕在30%以上。而在它鋪天蓋地的宣傳中,消費者反倒似乎是撿到了一個大便宜,不趕緊下手就錯過末班車了。
利用降價作為噱頭進行宣傳,其實也是反映了企業迫切需要資金快速回籠,否則它們是不愿意用這招殺手口的。調控進行到現在,新盤項目都紛紛調低了開盤預期,低調打折。和長陽對比,前期號稱均價5萬元/平米以上的富力10號,開盤成交均價38000元/平米,倒是一個更加實在的價格。只不過城區樓盤即便價格更合理,也因為高企的絕對值擋住大多數人的腳步,不得不將表演的舞臺讓給了眾多的郊區樓盤。
其實,在本輪調控中,郊區樓盤已經暴露出了很多弱點,比如門檻低容易滋生炒作和泡沫、抗跌性差等。而位于房山南5環外的萬科新盤周邊基本還是一片荒蕪,全靠地鐵利好才能口到這樣的高價。要自住配套不全,要投資利好早被開發商透支。與其花一兩百萬買這樣一套房子,還不如在市區好些的地段買套老的二手房,自住方便,保值能力也強。
2007年萬科帶頭降價,很是搶占了一些市場份額,還得了一片好名聲。2010年萬科再次打出“降價”旗號,也許只是個噱頭。究其根源還是在于政府的調控瞻前顧后,地方政府不甘心放棄到口肥肉而頻頻放水,導致調控變空調。因此,不論開發商還是二手房賣家都存了僥幸心理,希望能夠扛過這次風暴。雖說拉鋸的局面拖得越久對于買方越有利,奈何橫盤半年,終于消耗掉買方信心。此次萬科熱銷,其實也是暴露出平靜樓市下涌動的暗流。
政策如果不堅定,報復性上漲轉瞬即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