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 紡企自“種”棉花
每年的夏季,本應是服裝制造業為冬裝趕貨的繁忙季節,然而棉花價格近半年來的瘋漲,對整個紡織服裝產業鏈形成了巨大沖擊。
今年以來,棉花價格漲幅已超30%。近日,關于國際棉商在新疆收購棉花的消息,更是讓紡織服裝企業深感擔憂。為了最大程度減少成本上漲的影響,不少紡織企業嘗試到新疆承包土地種棉花,實現生產和加工“一條龍”。不久前,我市4家紡織企業就初步確定與新疆多家企業開展“棉花產銷與棉紡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合作意向。
“世界棉花形勢看中國,國際棉價看美國”。美國棉花產量雖次于中國,卻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國,牢牢掌控著國際棉花定價權。據了解,位于紐約的“洲際期貨交易所”是目前全球棉花最重要的定價中心。那么,美國如何實現對國際棉花的定價?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美國將自己需要的服裝單子放到中國,中國就需要充足的原材料——棉花來保證生產。另一方面,當華爾街的商人看到美國服裝訂單需求多起來,就知道中國需要大量的棉花。于是,他們先買進棉花期貨,等價格漲高了再賣給中國。這樣一來,棉花的實際價格就被放大了。
我市的棉花進口量也在逐年遞增。泉州市外經局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進口棉花總值為3400萬美元,同比增長53%。主要進口國為美國、印度、巴基斯坦、泰國、馬來西亞等,其中又以美國、印度為主。
“就國內方面而言,去年棉花產量下降,供應量同比減少了10%—20%;國內企業訂單增加,需求旺盛;再加上傳言國際棉商收購國內棉花,以及一些棉花‘炒家’的出現,這些都推動著棉價的上漲。”泉州服裝業內人士潘鴻淵表示。據市場人士預計,棉價將在下半年突破每噸2萬元的大關,繼續刷新10年來的最高紀錄。
秋冬服裝或提價一至兩成
8月6日,2級新疆棉報價為18800元/噸,3級18600元/噸。“按照棉花價格目前的上漲情況,傳導到棉紗價格每噸大約漲1000元,再傳導到棉布價格每米大約漲1元。”石獅一家棉紗企業業務員透露說,紡織企業的利潤都是以幾分、幾角來計算,如今承受巨大成本壓力的可以說是棉布企業。
棉價的上漲反映到下游產品服裝上來,一般需要4—6個月時間。從5月開始,各紡織廠已經進入了秋冬裝面料的生產旺季。據了解,秋冬季服裝用料遠遠超過夏季產品,1公斤原料可以制作10套夏季產品,卻僅能生產2套秋冬季產品,服裝生產企業的成本壓力會越來越明顯。根據業內目前的預估,在以棉布為主要原材料的企業,今年秋冬服裝產品可能提價8%—15%。不少品牌服裝企業的負責人表示,棉價上漲三成,若完全轉嫁,服裝的零售價至少要上調近兩成,企業才能消化掉成本,“問題是,現在服裝終端市場的大趨勢是降價,而不是漲價,服裝企業面臨兩難境地”。
相對于品牌服裝企業來說,代工企業面臨更大的壓力,因為他們都是先接單,商定價格和交貨期后再生產。假如接了單后原材料漲幅超過預期,根本沒法賺錢。晉江一家內衣企業曾在2008年接了一個為期三年的訂單,“由于內衣主要的原料就是棉布,直接受棉價的影響。原本生產一打(12件)內褲的利潤不到1元,現在是生產越多虧得越多。”該企業的一名跟單員告訴記者。
開發環保型替代面料
如何消化成本減輕壓力?在此前的廣交會上,七彩狐服裝織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建庫早已將原材料成本壓力算進公司休閑服裝報價單中,嘗試將訂單價格微調3%—5%。此外,一些企業開發出玉米纖維、大麻纖維等生物基面料,增加了服裝的議價空間。
“去年,我們的正裝面料與休閑面料訂單比是8∶2,這幾個月來,慢慢調整成了3∶7。”百凱紡織化纖公司開始有意識地回避一些訂單,該公司副總經理金濤介紹,休閑面料的生產工藝較為簡單,生產效率也比較高,有利于承受原材料成本壓力的企業渡過難關。“還有一個方法便是加快推新款的速度,新款在定價方面有更大的空間。”
為了從根本上降低成本上漲的影響,不久前石獅協盛協豐、華豐、富華、泰山布業等4家紡織企業初步確定,與新疆多家企業開展“棉花產銷與棉紡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合作意向。 該合作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約四成服裝企業到河南、山東、山西、湖北等地的一些產棉區,以及浙江蕭山、紹興,江蘇盛澤等全國較大的棉紗市場,還有本省龍巖、莆田等地,采用承包棉紡廠、收購棉紗等方式,降低生產成本,一些大型企業則到新疆承包土地種棉花,實現生產和加工‘一條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