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棉花最低收購價應盡快出臺
農業部官員認為紡織業后續風險增大
2010年6月5日,由萬達期貨主辦的“2010年棉花市場高峰論壇”在河南鄭州隆重舉行。《中國纖檢》記者隨后對參加會議的農業部農村經濟政策研究中心處長杜珉進行了采訪。她從國家棉花產業政策的角度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結棉花市場化改革10年來的歷程經驗教訓,建議應盡快立項研究棉花產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建立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啟動機制與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預案。確保我國棉花產業穩定、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杜珉對本刊表示。
透析我國棉花產業政策
杜珉深入分析了我國棉花的產業政策,認為宏觀調控的目的是依靠市場機制實現棉花資源的合理配置。她認為,我國棉花產業政策目前已包括五個方面:棉花扶持政策、市場調控政策、進出口貿易政策以及紡織業發展政策。
“我國的棉花生產扶持政策有四種,包括優質棉基地建設、良種補貼、生產保險以及棉花優勢區域建設和棉花高產創建。總的政策目標是穩定棉花生產,提高棉花質量,增加農戶收入。”杜珉說。
她表示,國內市場調控政策包括國家儲備政策、農發行政策性貸款、棉花質檢體制改革政策以及新津棉花調運及補貼政策。國內市場調控的目的是為了穩定棉花生產和棉花價格,保護棉農的植棉收益,并配合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強制性推行儀器化大包逐包檢驗。新疆棉花運輸補貼政策是符合國標標準的出疆棉,部分品級和長度,中央財政每噸定額補貼400元,補貼期限為2008年到2010年。
“中國棉花經濟信息系統”的建設
杜珉就構建中國棉花經濟信息系統做了詳細闡釋。她表示,中國棉花經濟信息系統分為全國棉花生產監測系統、中國棉花經濟信息系統數據庫以及中國棉花經濟信息系統網站三大塊。參與建設單位包括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中儲棉花信息中心、全國棉花交易市場、USDA美國農業部、ICAC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鄭州期貨/ICE期以及英國棉花展望公司。
“2007年,國家建立了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2008年11月,開始建設棉花數據信息平臺;2009年8月,全國64個棉花試驗示范縣開始建立棉花生產監測系統。這為中國棉花經濟信息系統的建立打造了良好基礎。”杜珉說。
記者了解到,中國棉花經濟信息系統數據庫目前已有年度指標753個,月度指標194個,日度指標45個。這些指標涉及棉花生產、加工流通、棉花消費、進出口貿易以及國際棉花等各個領域。
其中,棉花生產包括:全國產棉省/產棉縣的棉花生產分類系統,全國三種糧食和棉花生產統計,全國固定觀察點梅花成本收益表,棉花及三種糧食成本收益表,農資監測價格等。加工流通包括:國內籽棉收購價格,國內棉花銷售價格,國內棉籽價格,全國主要產棉縣收購量統計,鄭州期貨棉花價格。棉花消費涵蓋:1949年來的全國消費總量,全國棉紗和棉布產量,國內棉紗價格,國內棉籽價格,國內短纖價格,服裝零售價格。進出口貿易包括:國內棉花進出口貿易數據,國內棉紗和棉布進出口數據,主要進口來源國進出口數據,主要出口國貿易數據,Cotlook A棉花/棉紗價格。國際棉花包括:USDA全球供需平衡表,ICAC全球供需平衡表,ICAC主要國家供需平衡表,紐約ICE期貨棉花價格,美國農產品成本收益,美國市場現貨價格,美市場陸地棉價格等。
全國棉花生產監測系統于2010年6月建立。其檢測范圍覆蓋了全國200個棉花主產縣,占到了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的70%,監測時間為每月的25-30日。檢測內容包括生產長勢,自然災害,病蟲災害,產量估測以及農資價格等。監測人員由各棉花主產縣生產技術管理人員構成。
棉花最低收購價政策應盡快出臺
杜珉在鄭州棉花論壇上有關“應盡快出臺棉花最低收購價政策”的言論得到了媒體廣泛關注,記者就此議題進行詢問,她還是強調,最低保護價的操作思路是,根據生產成本等確定最低收購價,當市場價格高于這一價格標準時,棉農可以自由出售,一旦市場價格低于這一標準時,政府負責按照保護價收購棉花。雖然業界一直在呼吁政府出臺最低保護價措施為棉農托底,保護農民的種棉積極性,但這一惠農政策至今未有出臺跡象。{page_break}
“棉花最低收購價政策應盡快出臺。”她堅定的表示。
杜珉還警告說,我國紡織業雖然已出現了回暖形勢,但行業整體形勢仍不容樂觀。國內棉花價格的快速上漲對紡織企業成本上漲構成了必然挑戰,這對正努力走出陰影的企業來說無疑是巨大阻力。根據國家棉花產業體系產業經濟室的調研結果,后期棉花市場的風險將進一步加大。她呼吁涉棉企業應加強風險管理,以規避棉花價格高漲或大幅波動帶來的風險。
“要堅持棉花進出口關稅配額和增發部分的滑準稅制度。鑒于棉花產業鏈長,政策涉棉管理部門多,應盡快建立部門之間信聯席會議制度,整合市場信息資源,建立真實、客觀和權威的數據信息系統。”她最后說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