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錢為這座“建在布匹上的城市”帶來轉變發展方式的動力與希望
1米布可以掙多少錢?在被稱作亞洲最大紡織品集散地的浙江省紹興縣,可以找到這個答案。
據紹興縣政府提供的數字,全縣近200家印染企業,去年共生產了156億米印染布,利潤為13.11億元,平均每米布只掙8分錢。
這8分錢的布匹上的城市”帶來了困惑,也帶來了轉變發展方式的動力與希望。
在盈利略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紹興縣錢清鎮永通印染公司,從財務報表上可以看到,去年公司完成印染量5335萬米,實現產值6353萬元,實現純利潤673萬元,每米布的利潤約為0.12元。
那么,1米布的成本又是多少呢?在永通公司,每生產1米布電費開支0.068元、蒸汽費支出0.142元、燃煤費用0.062元、污水處理費0.03元、染化料支出0.37元、機物料支出0.022元、制網費支出0.074元、人工工資支出0.112元、其他費用0.187元,共計1.065元。這個賬單顯示:永通公司為了獲得0.1元的利潤,需要1元錢的成本投入。
紹興縣的印染行業大多采用傳統工藝,生產過程包括縫頭、洋漂、印花、蒸化、水洗、定型等環節,水是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據有關部門測算,每印制1米布,要消耗掉12.7公斤的水。以此計算,156億米布要消耗兩億噸水,大約相當于20個西湖。
據環保部門介紹,在消耗水的同時,傳統印染還要排放等量的COD含量達每升1000毫克以上的高濃度污水。而印染1米布的污水處理成本3分錢,相當于8分錢利潤的三分之一,156億米布的污水處理成本高達4.7億元。而這也僅僅是把污水中的COD含量從每升1000毫克降到每升100毫克所耗費的資金,事實上,這些已經過處理的COD含量為每升100毫克的水,也仍然是廢水。
即使是這8分錢利潤,也要遇到無休止的價格戰威脅。怎么樣才能提高附加值,永通公司董事長章傳興已在心里算了幾十次經濟賬。三年前,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開始涉足數碼印花。現在永通公司有兩個廠區:傳統印染廠區和數碼印花廠區。
“數碼印花能耗低,附加值高。”章傳興說,“同傳統印染不同,數碼印花是以每平方米作為計量單位,去年公司的數碼印花產量為54萬平方米,實現純利潤540萬元,每平方米數碼印花的利潤是10元。”他又算了1平方米數碼印花布的成本賬,各項費用共計14.98元。每平方米數碼印花投入不到15元,就可獲得10元錢的純利潤。更重要的是,現代數碼印花的耗水不到傳統印染的千分之一,而且生產過程中,這些廢水基本上可以循環使用,是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
數碼印花產量僅占永通公司總產量的十分之一,產值卻達30%。而整個紹興縣只有4家這樣的數碼印花企業。專家認為,現代數碼印花要完全替代傳統印染尚需時日。可從永通公司的兩本賬里,卻透出了紹興紡織產業的希望。
在紹興縣,能耗利用和排放強度分別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9倍和3倍。浙江省將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6個高污染高排放行業的關閉淘汰工作,其中就涉及印染行業。紹興縣決定,9月中旬前將淘汰7.1億米的傳統印染產能。“節能減排要堅決,印染產業不能丟,轉變發展方式是華山一條路。”縣長孫云耀說。
為淘汰7.11億米布的產能,紹興縣實施印染行業非法、落后、過剩產能關停淘汰工程,已對涉及40家印染企業的600臺套非法產能,采取切斷電源、切斷水管、拆除蒸汽管、脫卸機缸蓋和封條封存等措施,實施徹底關停淘汰。紹興縣經貿局局長孫忠富說,按照全縣的目標,將把印染企業總數減到100家到120家,印染布的產量減少到100億米到120億米,可效益將增加一倍以上。
紹興縣紡織印染產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被當地百姓稱為“母親產業”。
落后產能的淘汰、先進工藝的引進、發展方式的轉變,讓紹興縣重新看到了“母親產業”的希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