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代服務”最難登陸創業板
一家公司能否在創業板上市和它所在的行業到底有多大關系?哪些行業的公司更容易通過創業板發審委委員那一關?哪些行業的公司瑕疵更易被委員們的火眼金睛識破?
截至2010年12月10日,創業板共224家公司上會,其中186家公司順利通過,37家被否,1家臨時取消?!秳摌I家》和北京美信志成咨詢有限公司的研究顯示,最容易被創業板發審委否決的行業是現代服務業,14家公司上會5家被否,被否率高達30.77%;其次是信息技術,48家上會10家被否,被否率為20.83%;電子行業15家上會3家被否,被否率20%,名列第三。
現代農業、海洋工程、航空航天這三個行業共12家企業申報創業板上市,沒有一家被否,全部過會成功。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這三大行業的被否率也較低,分別為8.33%、11.11%和11.11%。
盡管發審委聲稱,不會因為公司所處行業而否決掉公司的創業板上市計劃,但是不得不承認,申報企業所處行業的商業模式、市場集中度、行業前景、行業存在的問題等,對其能否成功過會具有很大的影響。
以現代服務業中的物流業為例,新寧物流(300013,股吧)上市后,很多物流企業都希望上創業板,但是安得物流、東方嘉盛的被否毫無疑問會讓行業內人士更為謹慎。整個行業仍處于多亂散小的階段,有些物流企業其實只是單純的運輸或倉儲公司,并沒有現代物流的概念,這些都會對物流企業上創業板產生影響。
信息技術類公司的大規模被否也頗有意思。本來這應該是創業板大力支持的一個行業,但是因為大部分公司規模偏小,結果被發審委拒絕,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其背后可能是發審委對微型企業的恐懼,盡管這和創業板的主旨相悖。
電子行業一般應用流水線制造模式,大多屬于典型的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盡管產品成本材料比重大,彈性空間小,銷售價卻呈下滑趨勢,成本降低的壓力較大。但是其被否率高達20%,卻和行業關系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現代農業9家公司全部過會,但其中多家公司既無創新性又無成長性,很難理解發審委員們的口味。
不過生物制藥、新能源、節能環保的高通過率,背后應該體現了證監會試圖通過創業板扶持這些行業的戰略意圖,這些行業未來上會公司的過會概率應該會大于其他行業。倒是我們一直關注的新能源公司上海超日,上期本欄目《二次上會,它們的命運因何改變》直指當初創業板發審委封殺上海超日毫無理由。
而在近期深交所舉辦的上市企業培訓會上,兩屆發審委委員田頗也提到,“上海超日首次創業板申報被否可能是被冤枉了”,這也證實了《創業家》的判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