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慕寒:治理服裝流通領域亂收費還需用重典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數據,1月份CPI同比上漲4.9%,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1.0%。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0.3%。
CPI同比上漲幅度比此前眾多媒體和經濟界人士預測的稍低,有人認為是新統計方案的權數調整拉低了CPI約0.3%,國家統計局對此予以否認。
其實數據是否精確并不重要,越來越大的通脹壓力正在對中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已是不爭的事實,老百姓從自己的生活中對CPI上漲的壓力感受頗深。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CPI數據的同時,中央主流媒體的一些報道頗為引人注目。人民日報發表七篇讀者來信,揭露我國公路收費亂象,既有反映收費站點多、收費高、收費亂問題的,也有反映交警、路政稽查人員亂罰款問題的,均言之有據。如今我國公路貨運的主要成本,一是超高的過橋過路費,二是交警、路政人員的亂罰款,三是高昂的柴、汽油費。這“兩高一亂”使得我國的物流成本大大高于其他國家。
央視在“消費調查”節目中,對跨國零售巨商家樂福向中國企業收取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進行了報道。經常性的收費有所謂進店費、堆頭費、促銷費、節日費等,除此之外還有諸如新店開業費、折扣費、海報費、卡夾費、特殊位置占用費等名目繁多的費用。據統計,流通環節零售商的亂收費已經占到商品零售價格的40%左右。
報道說,由于家樂福違規收取入場費,在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時、英國等國到處碰壁,并不斷被處以高額罰款。“家樂福模式”在亞洲的日本、韓國,甚至泰國也都遭遇到來自市場、政府或明或暗的抵制,而在中國卻能如魚得水,這只能歸因于中國現代商業發展的不成熟、市場法制的不健全。
流通領域觸目驚心的亂收費對通貨膨脹猶如火上澆油,使生產企業苦不堪言,也使普通消費者付出了不必要的高額費用。這一點,紡織企業,特別是服裝、家紡、針織等生產最終消費品的企業感觸最深。
治亂還需重典,我們盼望中央相關政策的鐵拳及時出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