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如何面對市場考驗 專家給出六大猜想
歷經34天的漫長等待,復牌直接跌停,報收70.15元,雙匯發展將如何面臨市場的考驗?
猜想一:連續跌停在所難免,大跌或帶來投資機會。復牌之前,業內人士普遍預測,雙匯發展復牌后,短期內出現跌停或快速回調將不可避免,券商普遍認為或出現兩個跌停板,但多數券商對雙匯發展的“未來”仍持樂觀態度。
金融界首席分析師楊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發生突發事件,機構一般會作出賣出股票的動作。雙匯發展的主要投資者是機構,他們的減持引發股價2-3個跌停板是正常現象。
國泰君安研究報告指出,“瘦肉精”事件的影響可能沒有此前預想的那么悲觀。如果股價跌到65元以下會非常有吸引力,大跌可提供買入機會,目標價為90元。
猜想二:短期“復元”并非易事,但長遠投資仍然可期。平安證券4月初的研究報告也表示,預期雙匯發展銷量有望在四月恢復,考慮到雙匯對經銷商的激勵措施和管理能力,以及產品檢測合格的報告,預計其仍有望達到重組方案中對2011年業績的承諾水平。
猜想三:56元是否保底價惹爭議,仍是股價有力支撐。國泰君安分析師胡春霞認為,雙匯發展進行一系列資產注入的同時,還伴隨著股東變更,雙匯發展及其關聯企業員工控制的興泰集團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由此觸發了要約收購。應該說,雙匯資產注入不會有所更改,只是時間或有推后,但即使按照最最悲觀的假設,資產重組被取消,股東變更所觸發的要約收購依然有效,56元的要約價提供了絕對安全的底價。由于有56元/股有約收購價“兜底”,業界認為雙匯發展股價復牌后出現連續大跌的可能性很小。這也將無形中對公司股價形成有力支撐。
猜想四:基金陷兩難境地,大逃亡或成定局。雙匯發展是機構重倉股,根據2010年基金年報,持有雙匯發展的基金眾多,僅進入十大重倉股的基金就多達56只。一位券商研究所策略分析師表示,如此多的機構深陷雙匯發展,若任由股價下跌,損失將難以預料,因此這些機構極可能在下跌途中制造突然反抽,以力求自保。不過即便如此也可能只是機構一時的做法,長期來看,基金大逃亡恐怕將成為定局。
猜想五:眾基金有望“報團取暖”,死撐雙匯避免更大損失。業界還有一種預測是,在雙匯發展復牌后,眾基金很可能“抱團取暖”,死撐雙匯股價以避免更大損失。
猜想六:高送轉或是最及時“救命稻草”。還有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自2004年4月實施過一次10轉增5股以外,7年以來雙匯發展沒有送轉過1股。如果想在當前的劣勢下穩定住機構的信心,高送轉可能是雙匯發展當下最立竿見影的方法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