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國網絡概念股上市潮 風投與投機商的好時光
5月4日,人人網(RENN)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融資達7.4億美元,創造了中國互聯網企業赴美IPO募資的新高。人人網風光的背后,卻是大量中國投資者惡意做空陷入凄涼窘境。
資金抽逃備戰IPO大潮
就在人人網上市的前一天,多數中國概念股大幅下跌,中概TMT成份股跌幅居首。i美股中概30指數下跌5.4%,收報1192.67;一些著名的公司如盛大從49美元跌到45美元;新浪從133美元跌到122美元,下跌9.5%;網易則從50美元下跌到約45美元,下跌8.5%;搜狐從103美元降到95美元,下跌也超過8%。百度、盛大和分眾傳媒昨日跌幅也超過5%,優酷和奇虎360下跌分別超過5%和6%。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暴跌之王當屬中國手機軟件平臺廠商——斯凱網絡(NASDAQ:MOBI),股價再次放量暴跌22.05%,從17美元跌到約13美元,兩日累計跌幅達43%。
有分析認為,除了此前中國概念股連續漲幅已經達到相當高度,需要進行適當的技術調整之外;其后大量而密集的中國企業IPO也是其中一個誘因。
分析師楊群表示:“人人網此次IPO的融資規模達7.434億美元,創造了中國互聯網企業赴美IPO募資的新高。”他覺得,周二的暴跌或有一部分原因是資金抽逃,轉而投向類似人人網這樣的新銳公司。
記者了解到,除了才上市的人人網、當當、優酷及奇虎360等,后面還有淘米網、世紀佳緣、迅雷、盛大文學、網秦等數十家公司排隊等待美國上市中。楊群說,“人人網上市首日的市值峰值已經高達77億美元,超過了新浪的75億美元,搜狐的35億美元,僅次于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位居國內互聯網公司市值第四位。這樣的‘巨無霸’企業當然有吸金效應,因此前一天中國概念股普遍下跌也屬于正常反應。”
風投與投機商的好時光
記者了解到,在人人網IPO后,發行大約4290萬股股份,其背后的主要風投包括軟銀、DCM和泛大西洋資本集團等。其中,軟銀集團在發行后的持股為34.4%,DCM在發行后的持股為7.5%,泛大西洋資本集團在發行后持股3.4%。而人人網首席執行官陳一舟將通過IPO出售1300萬股股份,發行后持股22.9%。據資料顯示,2008年4月,軟銀集團向人人網注資1億美元,此外,JohoCapital與SBIInvestment也參與了本輪融資,共出資3000萬美元。截至2010年12月,軟銀總投資金額約3.15億美元。根據招股說明書軟銀在人人網上市后持股為34.4%,照發行價14美元每股推算,軟銀所持股票的賬面價值約為18.9億美元,其投資在三年內獲利約6倍。
另外一些賺到大錢的人是激進投機者,當然他們并不盲目,而是在仔細選擇獵物。以兩日跌幅高達43%的斯凱網絡為例,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itron日前發表報告對斯凱網絡的商業模式提出質疑,稱斯凱網絡通過篡改事實真相來掩蓋“垂死”的商業模式,并為斯凱網絡設定了3美元的超低目標價。
對此,楊群認為研究機構的負面報告突然披露,目的是為了配合做空斯凱網絡的基金下的一步棋。他說,“仔細觀察市場,你會發現斯凱網絡肯定有問題,但問題未必有研究機構所說的那么嚴重,一些知名投行得出的結論往往是矛盾的。”
“做空獵人”的目標
楊群所說的,是花旗集團剛剛重申維持斯凱網絡股票“買入”評級,并將目標股價12美元上調至23美元。另外一家美國投資銀行PiperJaffray也把斯凱網絡的目標價從12美元上調為15美元,表示外界對基本面的擔憂被過分渲染。
而一位資深美股投資者表示,“做空獵人”尋找的目標一般是規模比較小的企業,也深入調查了企業的經營狀況,手上有一些有分量的材料可以證明其觀點,然后通過基金或個人事先賣空該公司股票,再選擇時機突然拋出重大的“負面報告”,等股價被打到低位再買進平倉,差價乘以賣出的股票數量就是獲利。
楊群則稱,“這些投機者并不會選擇盤子很大的公司進攻,因為風險太高,一旦在賣空時被有實力的基金吃進,可能還會損失一筆。”他還認為,這種狼性的投機行為甚至有可能違反美國的投資法律,被SEC調查。
據記者了解,SEC正在調查稍早前的中國在美上市公司股價異動案件,如此前的中國高速頻道、東南融通、大連綠諾和福麒國際等公司的暴跌事件。
5月4日,斯凱網絡的股價已經有穩定回升跡象,收于14.13美元,比上一交易日上漲了6.32%。“做空者是否已經撤退,還很難說。”楊群表示,事情沒那么簡單。
做空方的研究機構Citron針對花旗及PiperJaffray力挺斯凱網絡的行為做出針鋒相對的反擊,繼續提出更多不利于斯凱的新證明與資料。看來,空軍不會那么快就宣告撤退。
5月中國網絡概念股上市潮
公司上市日期交易所
人人網5月4日紐交所
網秦5月5日紐交所
世紀佳緣5月11日納斯達克
鳳凰新媒體5月12日紐交所
土豆網5月中下旬(未公布)未定
淘米網5月中下旬(未公布)未定
迅雷5月中下旬(未公布)未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