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唱空人民幣是陰謀?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一周年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升值5.5%
6月19日是中國重啟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一周年。昨天,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告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6.4716元,比上一交易日猛升87個基點,再創匯改以來新高。與2010年年末的中間價6.6227相比,人民幣今年以來已累計升值2.33%。去年6月人民幣匯改重啟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升值5.5%。
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央行在重啟匯改時表示:“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人民幣匯率不進行一次性重估調整,央行將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前天發布的外匯局2010年年報指出,重啟匯改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保持基本穩定,中間價在6.8250~6.8300區間窄幅波動。進一步推進匯改后,人民幣匯率彈性明顯增強。2010年6月21日至12月31日,中間價隔日最大波幅為295個基點,日均波幅64個基點;其間,78個交易日中間價隔日升值,53個交易日隔日貶值,1個交易日與上日持平。2010年,中間價最高為6.6227元/美元(12月31日),最低為6.8284元/美元(6月8日),最大波幅2057個基點,日均波幅為36個基點,較2009年分別增加1859個和26個基點。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人民幣還將穩步升值,對升值幅度的判斷一般集中在年底6.2—6.3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境外“唱空”人民幣的觀點被不斷拋出。海外空頭的理由和論據是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和通脹高企不下。近期國內經濟學界和機構也對于宏觀政策的走向看法不一,但主流觀點均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不存在滯脹苗頭,也沒有硬著陸的風險。中國官方也并不認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值得擔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近日表示,盡管5月份經濟運行部分指標出現了回落,但國民經濟總體上仍運行在一個平穩較快增長的區間,繼續向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
還有不少業內人士從技術層面上分析,海外對沖基金根本無法做空人民幣。中國的資本賬戶沒有放開,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對沖基金手中的那點存量和流通量根本沒能力做空人民幣,對國內市場和中國經濟幾乎毫無殺傷力。就算國外對沖基金可以買入看跌期權獲利,但中國經濟基本面發展勢頭良好,做空人民幣對中國有利無害,人民幣貶值有利于中國出口貿易。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分析指出,雖然是荒唐的提法,但這一炒作值得重視。對沖基金也許是想借助輿論勢力搞內亂,擇機小范圍做空中國經濟。從美國打壓中國概念股,到“末日博士”魯比尼散布中國經濟可能硬著陸的言論可以看出,他們是想從戰略上打壓中國崛起和遏制人民幣國際化的目的明顯。當前,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正在日益邊緣化,其他新興經濟體也有脫離美元的同樣做法。美國不希望貨幣主導權被經濟發展迅速的中國替代,不會放棄美元的霸主地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