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高鐵奇跡掩蓋的問題正在暴露
吳敬璉:我想講五點意見。
第一點,我們要對去年這一年,也就是十二五的第一年做評估,我想用十二五計劃兩個最重要的內容來作為我們的評價的標準。第一,就是十二五規定的主線。這個主線就是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它的核心內容就是要從投資和出口驅動的一種經濟增長,轉變為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驅動的經濟增長。這是一個主線。另外一個為了的內容就是動力。十二五經濟轉變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的動力是什么?就是改革。按照十二五計劃的說法,改革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全面推各領域改革,使上層建筑更加適應經濟發展,為科學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就這兩個方面來看過去一年做得怎么樣。
我的第二點意見是對開局之年做的一個基本估計。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和產業的升級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投入太多,成本太高。用這樣一個方式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不可持續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想主要的原因還是經濟體制,所謂體制性障礙沒有得到消除。這是一種反過來的說法。正面的說法,一個好的有利于創新和創業的體制,沒有建立起來。所以,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還是一個推進改革不力的問題。也就是說,仍然沿用了過去的方式來推進我們的產業升級。這種方式通常把它叫做政府主導的發展方式。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想首先的問題,就是對于我們到底要建立一個什么樣的經濟體制,用這樣一個經濟和其他方面的制度來推進我們的經濟發展。說得簡單一點,也許可以用剛才劉鶴先生講的話,他說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種道路,他認為這不是中國政府和中國領導所支持的道路,他叫做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我們有時候就把它叫做國家資本主義。它的最主要的內容就是依靠一個強勢的政府和一個很強大的國家部門,以國營經濟為主的國家部門來控制整個經濟,然后利用政府的動員資源的強大力量,有大量的資源投入經濟,推動經濟的發展。在十二五里面規定了,為了要加快改革,要有頂層設計。我去年提出過一個意見,我說現在大家都很熱心地討論各個部門,比如說金融的頂層設計,比如說財稅的頂層設計,但是有一個問題首先要解決,就是頂頂層的設計到底是一個什么經濟?是一個從1979年以來的我們所決定的一個方針,就是所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呢?還是走向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去呢?實際上,我們如果拿現在十二五和我們的八五、九五對比,可以看得很清楚,為什么我們迎來了一個九五、十五的高速度的也是比較健康的發展呢?是因為我們大致上從1990年12月,鄧小平先生提出要搞市場經濟,到1991年年初的大辯論。就我所知,1991年整年,一直到1992年差不多整年,中國的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到主要的官員和學界和經濟界做了認真的研討。比如說什么叫市場經濟?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和經濟學家一塊兒討論資源配置問題,這是歷史上沒有的。以后,各個方面的設計都是這樣出來的。我參加的不太多,我跟錢教授做了一個工作,就是什么叫現代企業制度?我們和官員之間做了認真的討論的。這里不詳細講。首先經過這個辯論,到了1992年的十四次代表大會確定了市場經濟的目標,然后就進入了各個方面的頂層設計。有人說我們到現在還摸著石頭過河,我不大認同。
比如說我們1994年的外匯改革,那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1994年的財稅改革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我在1992年,正好到UC,我們國內的代表團來了,當時主持財稅設計的婁先生,專程向馬斯瑞先生請教。現在我們的頂頂層發生了疑問,就是劉鶴先生講的還有外一種。
第四點意見,這個討論是很有意義的,現在應該說這個討論看到了一些做出結論的條件已經具備了。一方面是理論的討論,這兩年關于到底是走哪條道路的討論進行得相當徹底。另外,實驗用一個強政府,大國企,海量投資推動經濟發展,這種實驗好像也可以做出結論了。一個實驗是主張大政府、強國企的人們所說的高鐵奇跡,這個可以做出結論了,不是個別事做出結論,是這樣一種發展方式。另外,個別地方用這樣的方式實現了前幾年的高速增長,但是掩蓋的一些問題正在暴露,其實也可以做出結論了。
所以,通過開局之年的理論討論和實際的結論,可以看一看到底怎么樣。我同意劉鶴先生講的,我們應該堅定我們30年來這個方向是正確的,要向前推進。
最后一點,這種情況之下,其實現在各個方面的頂層設計和地方的創造性的主動的實驗,都在進行。去年的成績不很好,但是已經具備這樣的條件,各個部門,金融、財政、國企,等等,都有很多不同的頂層設計方案。另外,地方有一些實驗是很值得注意的。比如上海的國有資本退出幾十個行業,已經做了幾年了。比如上海的增值稅擴圍,用到服務業,另外把增值稅從生產型轉向消費型的。雖然這些實驗不一定都很成功,還有很多問題,比如說增值稅擴圍以后,現在有一種反映,說服務業的稅率規定有問題,服務業的稅負增加了。但是這是很有希望的。原來聽說稅務部門的人要用五年的時間推廣,但是現在各地紛紛響應。還比如說廣東的民間組織無主管改革,還有基層政府的選舉的改革,這些都在進行。所以,開局之年一方面明顯的成績并不和好,但是給了我們很大的希望,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