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高收益或難持續
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去年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與資金規模繼續呈現急劇擴容的態勢,但今年理財產品的高收益和大規模發行或難持續。不過,“理財產品的余額仍將保持正增長。”東方證券分析師金麟認為。
總體規模將下降
“去年由于存款準備金和利息多次上調,市場流動性緊張,且股市和樓市不好,國內投資渠道有限,所以銀行理財市場特別好。”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部老總稱,“今年資金流動性有放緩趨勢,如果股市回暖,分流掉部分資金,或許銀行理財市場不復去年的紅火。”
不過,某國有大行地方支行行長說,今年他們發行的理財產品余額并沒有明顯的下降,“今年理財產品賣得不錯。”不過他對銀行理財產品未來充滿不確定,“去年上半年大家都看好股票,以為會是個小牛市,沒想到受宏觀調控影響,整體股市不理想,所以風險不高、收益穩定的銀行理財產品很紅火。今年股市如何,大家還在觀望,很難判斷未來股市是否會分流理財產品的規模。并且今年換屆選舉,政策變化必然會對理財市場產生影響,下半年的情況很難說。”
金麟卻認為,由于理財產品收益高于同檔期的存款利率,所以理財產品增長將是一個長期趨勢。今年銀行的理財產品市場或將出現一種怪現象,“理財產品規模下降,但余額卻保持正增長,”他解釋稱,隨著2011年11月銀監會下達指示,禁止30天以內的理財產品發行,2011年短期理財產品大行其道的情形將不會再現。
Wind數據顯示,2011年銀行投資期限小于1個月的理財產品有7593款,同比增長106.11%,占去年總發行數的32.43%。短期化是去年銀行理財市場的主要趨勢。然而,今年銀行只能發行1個月以上的產品,即使有銀行為此開發出了新型的以10天半月為周期的滾動型理財產品,但總體上,超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的規模已大大減少。
“比起去年,今年理財產品的周轉率降低,所以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只數增長不快,或是略有下降,但這種情況不一定代表理財產品的余額下降,可能理財產品的余額是保持正增長。”金麟說,他所指的“周轉率”是指理財產品的“換手率”,比如去年一只理財產品的發行期限是1個月,一年發行12次。如今發行期限延長到6個月,一年發2次就有同樣的規模——即理財產品的發行額下降了,但余額未必降。
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回落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理財產品的高收益率或同樣難以持續。
來自普益財富的統計數字顯示,2011年發行的理財產品中,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產品中,3個月至6個月期的收益率為4.76%,6個月至1年期的為4.60%,遠高于同期的活期存款,甚至遠高于3.5%的一年期基準存款利率。甚至在2011年半年考核尾聲一度出現暴漲,1個月以下期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曾突破8.47%。
而2011年1個月以下的理財高收益率不會再現。普益理財研究指出,自從2011年11月央行下調部分農村合作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宣布2011年12月5日起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市場確認了資金面進一步寬松的信息,2011年的12月,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普遍出現回落。
而今年一季度,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繼續這種回落的態勢。市場普遍認為,今年貨幣政策可能會繼續放松,而在市場資金緊張有放緩的情況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將隨SHIBOR利率(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向下浮動。近期,反映銀行資金面的SHIBOR利率持續回落,這反映出市場流動性緊缺的情況得到緩解。其中7天SHIBOR從2月23日的5.49%下降至3月23日的2.98%,降幅近45.75%,14天SHIBOR和1個月SHIBOR降幅分別達到39.11%和22.51%。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