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連續走低 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
今年2月份以來,鄭棉連續走低,5月11日甚至跌停。分析前期下跌的推動因素以及目前影響棉價的主要因素,我們認為目前棉花價格有望止跌企穩,但暫不宜入場做多。雖然期價繼續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但是目前并不是好的建多時機。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宏觀風險依然較大,另一方面是因為下游需求依然沒有好轉跡象。
四大因素導致前期價格持續下跌
我們認為導致棉價下跌有四大因素。首先,在本年度收儲政策結束后,由于新年度收儲政策尚未開始,底部沒有支撐,而外棉價格較低,鄭棉價格立即擊破19800的支撐價位。其次,歐洲債務問題發酵,拖累了歐洲的經濟增長。歐洲是我國紡織業出口第一大地區,其經濟疲弱影響了我國紡織業的出口量。第111屆廣交會的數據顯示,面對外需不振、成本上升、融資困難、貿易摩擦等不利因素,雖然本屆廣交會累計到會采購商超過21萬人,來自213個國家和地區,比第110屆同期增長0.17%,比第109屆同期增長1.16%,創下歷史新高,但累計出口成交卻依然出現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下滑,成交僅360.3億美元,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4.8%和2.3%。其中本屆歐洲到會38125人,與上屆同期相比出現大幅減少11.15%的狀況。第三,在收儲結束后,市場非常關注我國進口棉配額的發放,預期在發放進口配額的情況下,低價外棉將使國內棉花價格下跌。第四,下游市場需求不足,棉紗價格難以上漲,前期棉花價格上漲的基礎不牢固,將會回歸正常紗線和棉花價差。前段時間,山東某大型紡織企業高調上調紗線價格,但是隨后不得不調低價格,說明下游需求疲弱難以帶動紗線價格上漲,棉花上漲的預期也成鏡花水月。
目前市場利空減少
上述分析的幾個利空因素有些已經兌現,有些還在發酵,而有些則起了一些變化。5月10日左右,市場傳聞進口配額已經發放,隨后又得到諸多紡織企業的確認,導致5月11日棉花跌停。歐洲問題則持續發酵,其對棉花進出口的影響已經部分顯現,但是其對風險資產的利空影響還在持續。至于其他的兩個影響因素,目前還維持前期狀況。此外,5月10日的USDA報告也利空棉花,已經反映在當日的美棉走勢中。當然,還有一個潛在的利空是國儲棉拋售的可能性。由于國家大量收儲,庫容告急,市場傳言有近30萬噸的陳棉需要拋售。如果事態發展如預期,對本已低迷的棉花價格將是雪上加霜,但是筆者認為影響有限。
內外棉價差擴大影響有限
目前外棉FCindex M級棉花折算滑準稅進口價為15489元/噸,CCindex 328級棉花價格為19222元/噸,價差為3733元/噸。從歷史區間看,屬于價差區間上沿。從今年的情況看,我們認為2000—3000元/噸的價差屬于合理區間。因為國內收儲政策和進口配額管理使得內外價差擴大,同時現在棉花價格波動區間已經不是以前的10000—18000元/噸,而是長期維持18000元/噸以上,所以價差區間擴大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從3000元/噸以上的價差回歸到3000元/噸以內,既可以是內盤繼續下跌,也可以是外盤價格上漲,或者兩者兼有。在潛在的新利空因素有限的情況下,我們認為第二種可能較大,即外棉止跌反彈。
結合以上因素,我們認為目前期價繼續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前期空單可以獲利了結。不過,目前并不是好的建多時機。我們需要關注幾個指標來指導我們操作。一個是標準普爾VIX指數,用來指示宏觀面風險的情況,如果其能夠穩定在20以下,或許可以進行多單操作;另外一個是下游紗線價格的波動能夠反映出終端需求的情況,如果紗線價格有所好轉,那么意味著下游需求可能出現轉機,棉花價格能夠出現比較健康的上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