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產業鏈各方如何才能實現共贏?
“中國紡織正在丟失國際市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新聞發言人孫淮濱曾在一次行業會議上痛心地說。而導致這個狀況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國內外棉花差價的拉大。
倒掛現象日益嚴重的棉價引起了棉花產業鏈上各方的回應。棉花產業該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產業鏈各方如何才能實現共贏?在2012’中國棉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棉花產業鏈各方代表圍繞目前各項棉花政策闡述了不同觀點,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臨時收儲好不好?
去年9月,國家為了穩定棉花市場,把以往在主產區臨時收儲皮棉的措施常態化,建立了棉花臨時收儲制度。這項舉措雖然穩定了棉花價格,保護了棉農的利益,然而卻未對紡織企業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國內棉價高于國際棉價,大大削弱了我國紡織品的市場競爭力,使得棉紡織行業的經營處于不利的低位。
對于臨時收儲政策的實施,棉花產業鏈上各方代表表示出了不同的看法。
“棉花收儲政策對于穩定棉花種植和生產,在目前這個市場形勢下作用是非常大的。”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合作分會會長盧懷玉指出,每一項政策的出臺,都需要兼顧各方的利益,棉農利益要考慮,紡企的利益也要考慮,但不是每一方都能達到自己的期望值,棉花收儲是對整個產業來說利大于弊。
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世濱看來,棉花收儲政策初衷無疑是好的,而且從執行層面來講,目前對于棉農是有利的。“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收儲政策實施之前矛盾的主體是棉農和棉商,而政策實施之后矛盾主體轉變為棉商和紡企。”
作為紡織行業的龍頭企業,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偉挺也直言道:“如果從宏觀政策的角度來看,目前臨時收儲政策是最好的政策,而且價位把握得也比較恰當。但是這個臨時收儲政策我個人認為是不可持續的,在實施中也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實行臨時收儲政策本來就是一個不得已而為之,一個兩難的選擇。”作為政策的制定方,國家發改委經貿司處長張顯斌說,臨時收儲政策的實施,一是維護了國內棉價的基本穩定,給生產經營企業創造了可預期的市場。二是保護了棉農利益,有效防止今年棉花種植大面積滑坡。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任何一個政策并非是十全十美,從穩定中國棉花生產的角度看,我們收儲價格應該再高一點,但是從維護紡織企業競爭力角度來看又不能太高。”張顯斌說。
政策制定不能脫離市場
那么棉花政策如何制定才能兼顧各方的利益?
“任何一項政策的制定,必須從產業的實際出發。”中華棉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石金凱表示說。
石金凱的觀點也得到了孫偉挺的支持。孫偉挺認為,棉花政策的制定應該由計劃經濟思維和手段轉變為完全的市場經濟思維和手段。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是非常舉措,應該改為寄存制,或者寄售制,用市場的方式來存儲。
楊世濱也認為,“棉花可持續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市場化,制定一個政策,把最弱勢群體加以保護,剩下的群體就交給市場。”
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高芳也贊同棉花政策制定要結合市場化。“我覺得最好的是給農民一個托底的補貼,之后的事情就讓市場來決定。”
但與此同時,高芳又表示出另一個擔憂。“如果我們給棉花大量直接補貼,糧食面積又遭遇了挑戰,所以制定一個完美的政策,需要政府也需要我們行業作出更多的努力。”
棉花生產要立足國內
“棉花產業要想保持健康持續發展,就必須打通棉花的供應鏈,對供應鏈進行整合,是解決我們目前各個產業之間矛盾的有效方法。”孫偉挺表示說,棉花加工要增加其附加值,棉花的產業也要進行細分。“哪些區種長絨棉,哪些區種細絨棉,都要進行細分,用細分的質量標準加工成細分的產品,滿足細分了以后的客戶需求,這樣價格的因素就不是主要的了,價值的因素占了上風,能夠促進可持續發展。”
對于棉業的可持續發展,張顯斌也表示說,中國棉花必須主要立足國內生產,同時保持棉花生產和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是促進棉花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所必需的環境。
“我們有強大的內需,十幾億人的用棉需求,如果過度依賴國際市場,第一誰可以給我們供應那么多?第二價格會是什么水平?所以中國棉花生產必須主要立足國內,進口只能作為一種補充。”
各方觀點
棉花產業鏈可持續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市場化,設計一個大的政策,保護最弱勢的群體,剩下的群體就交給市場。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 楊世濱
我非常贊同棉花政策制定要結合市場化,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給農民一個托底的補貼,之后的事情就讓市場來決定。
——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高芳
棉花政策的制定應該由計劃經濟思維和手段轉變為完全的市場經濟思維和手段。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是非常舉措,應該改為寄存制,或者寄售制,用市場的方式來存儲。
——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偉挺
任何一項政策的制定,必須從產業的實際出發。
——中華棉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石金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