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中國紡織服裝業受挫的原因分析
2012年上半年中國的紡織服裝業銷售低迷,國外市場受制打不開,品牌服裝店高庫存導致IPO未獲得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接著狂打折大促銷。國內棉差價過高,勞動力成本提高,導致紡織服裝企業入不敷出,機器不開了,員工不顧了......等等原因全部匯集在2012年的上半年。
受歐債危機影響,歐盟需求下降明顯,國際市場持續低迷且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去年四季度以來,國內外棉價差不斷拉大。持續加大的國內外棉價差,嚴重削弱了我國紡織工業的國際競爭力。
今年,各大企業都普遍感受到空前的壓力,除此之外,還包括各國不斷加強對紡織品安全的管理,提高綠色安全準入標準,歐盟明確禁止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和壬基酚(NP)在紡織生產行業中使用,瑞典化學品管理局計劃于今年8月前向歐洲化學品管理局提交禁止含NPE紡織品進口歐盟的文件。因此,歐盟或將全面禁止進口含環境激素的紡織產品,這將給我國紡織品出口帶來影響。
今年3月29日,日本纖維產業聯盟正式公布“不使用特定偶氮染料行業自律標準”,該標準要求日本進口的紡織服裝產品須提供特定偶氮染料檢測報告,不使用特定偶氮染料承諾書以及染色工廠詳細資料。
日本市場上80%的紡織品來自中國,由此意味著我國出口日本產品需逐批檢測,而如此多的產品一旦每批必檢,勢必要給企業增加幾萬、幾十萬甚至更多的出口成本。
由于債務危機,西班牙、意大利、愛爾蘭和希臘的對于我國的服裝品牌訂單也下降了。
國外的市場打不開,國際對于服裝的的新標準更是為我國的服裝出口帶來了阻隔,外銷的紡織服裝轉內銷,這給原來就是高庫存的企業又帶來了壓力,可是新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將于2012年8月1日正式實施,不符合新標準的紡織產品,將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由于新標準對紡織服裝企業的生產提出了更高要求,或將引發新一輪行業洗牌。對于紡織服裝企業的生存更是難上加難。
在上半年紡織服裝企業打折促銷,能想的辦法都想了,但是銷售仍然不容樂觀。但相信這種現象只是短暫的。
從紡織行業的產業特點來看,作為消費行業的紡織業,消費者生活對其有剛性需求。且最近幾年,紡織服裝企業應該將著力點放在國內市場上,因為內需更是行業的主要拉動力,盡管內需增速在下滑,但這相比很多其他國家,速度仍然不低。”
在外需方面,我國紡織業在技術、市場、反應速度等方面的競爭優勢仍然存在,另外,隨著歐盟出臺救市方案,對國外市場的開拓也不會非常困難。
面對很多國內國外的新標準,紡織服裝企業組關鍵的是加大科技投入,減少材質的有害物質,將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相信銷售低迷的現象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