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總結百貨業創新三大方向
7月,深圳會展中心六樓的桂花廳座無虛席,主題為“變革與創新”的茗—2012中國百貨業(深圳)高峰論壇在這里舉行。這場由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承辦,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協辦的論壇得到了深圳市名之尚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別支持。
利群集團青島瑞尚貿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慧、韓國樂天百貨MD企劃部總經理尹汝齊作了主題演講之后,廣百集團副總經理潘建國、新疆友好集團天山百貨總經理趙暉、王府井百貨撫順店總經理湯麗萍、深圳市名之尚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軍容展開了一場關于百貨業“變革與創新”的互動交流。在他們看來,百貨業的創新無非有三大方向:購物中心化、電子商務化以及發展自營。
百貨購物中心化
隨著消費需求和市場的發展,購物中心以其特有的“一站式”、“體驗式”的經營優勢,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王府井百貨集團也已把購物中心業態作為王府井未來業務發展的重點。近一兩年,王府井百貨已陸續簽約了購物中心項目,如西安賽高、鄭州溫哥華、佛山、福州茶亭、長沙BOBO等。這些項目目前仍在設計籌劃中。
在王府井百貨撫順店總經理湯麗萍看來,傳統的百貨業進軍、發展或者拓展購物中心有獨特的優勢:一是擁有多年積累的商業運營能力;二是擁有良好的商戶資源;三是具備成熟的營銷管理能力。
正是因為具備這些優勢,近幾年來,一些百貨公司逐漸加大力度開發一些購物中心項目。湯麗萍認為,有人擔心百貨公司開發購物中心是未來趨勢之一。百貨業是否會逐漸被購物中心取代,并就此消失。“百貨和購物中心的關系應該是互相融合的關系,不應該是相互對立的。”廣百集團副總經理潘建國在茗—2012中國百貨業(深圳)高峰論壇上說,百貨和購物中心絕對不是簡單地互相取代的關系。廣百集團有購物中心也有百貨店,百貨公司運作購物中心時,不但有主力店的支持,而且在經營上有先天優勢。
“百貨在歷史上的時間比購物中心早很多,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能支持購物中心的發展。”潘建國說。
又愛又恨的電子商務
百貨公司對電子商務似乎又愛又恨。愛的是近年來網絡購物市場確實蓬勃發展,潛力巨大。一些百貨商城也應市場而變、應顧客需求而變在互聯網市場開疆拓土,如王府井百貨、銀泰百貨等。恨的是很多人認為電子商務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傳統零售的市場份額。
在茗—2012中國百貨業(深圳)高峰論壇上,新疆友好集團天山百貨總經理趙暉認為,電子商務雖然對傳統百貨形成了一些沖擊,但電子商務和傳統百貨也不是對立的,也是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關系。
“我們也嘗試做一些電子商務,有一些商品電子商務做起來效果更好一點,如圖書、家電、超市里的一些產品等,另一些商品還是傳統的消費形式更受歡迎。”趙暉說。
雖然電商發展迅猛,但消費行為日趨多樣化,傳統百貨業更能滿足消費者休閑的需求,購物只是休閑的一部分,不是目的。“消費過程伴隨著一種精神上的需求,精神上的滿足。品牌文化不僅僅體現在商品上,傳遞的人文精神更要現場體驗。”趙暉認為,精神需求在傳統的百貨店里面,尤其是高端店、奢侈品店更易得到滿足。
自營:擺脫二房東形象
迅猛發展的零售市場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同質化的競爭讓越來越多的零售商陷入增長乏力的泥淖。尤其是傳統百貨業態更面臨巨大的沖擊。“聯營扣點”模式讓貌似繁榮的百貨業忍受著利潤不斷下降之痛與夾縫生存之難。為擺脫“二房東”這一稱謂,自營模式在各種疑慮中被列入很多百貨公司的新計劃。
為了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新疆友好集團也嘗試做一些自有品牌,但首先面對的也是人才問題。“商業企業這么多年都以聯營模式在經營,最上面的人才是斷層,買手制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的。”趙暉說。
不過,在廣百集團副總裁潘建國看來,聯營模式仍有可取之處,其優勢不能抹煞。只是在新階段下,百貨店面臨同質化的挑戰、消費者需求的挑戰,需要有一些改變。“目前的聯營百貨也許會向著更高新的商業模式改變,未必就是買手制。包括購物中心化、增加各種體驗和服務,包括與電子商務的聯合等。這樣一些綜合式的改革和創新,可能就是未來聯營模式改變的方向。”潘建國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