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企:在困難面前要提振信心 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澳倫集團董事長姚超駿坦言,作為一個“敲敲打打”的公司,很多海歸都不太愿意接班,因為覺得“沒面子”,“但如果做成一個品牌企業,他們還是愿意接班的。”
降低企業運作成本
甌海鞋革行業協會第一常務副會長、溫州市甌海新華皮件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新華說,他天天都在想一個問題:鞋企肯定能做下去,但怎么才能產生更好的利潤,如何更好地提高員工的收入?他笑言,很多老板在抱怨“招工難”、“招工荒”,但如果不提高員工的收入,你就是將員工叫做“爸爸”、“爺爺”,員工也不會到你的企業上班的。
他認為,在企業運作中,“省下來的就是賺過來的”,因此一定要實施精細化管理,降低運作成本。
多品牌合作開集成店
奧特萊斯的工廠直銷店模式,深受溫州華得利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海軍推崇。他建議,溫州鞋類品牌要合作開集成店,比如,奧康、紅蜻蜓、澳倫、惠特等多個品牌合作開集成店,不但降低運作成本,“原來幾個店幾個收銀員、幾本營業執照,現在只需一個收銀員、一本營業執照”,而且由于產品結構更加豐富,消費者全家過來都能“一站式”買到鞋子。
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浙江大自然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顯義認為,企業發展不能一味靠政策扶持,應抓緊時間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他舉例說,目前溫州鞋企開訂貨會,動輒就說自己推出800個款式、1000個款式,弄得訂貨會很亂,每個款式的下單生產量只有幾千雙,缺乏核心競爭力;而百麗由于在產品研發時已經吃透市場,其訂貨會往往只推出60多個款式,每個款式的訂單集中、生產量大。
在困難面前要提振信心
龍灣區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蔡燕炯說,8月15日上午,他在參加龍灣空港新區的開工儀式時發現,當天進場施工的13家企業中,有8家為制鞋企業,“這說明,大家對制鞋行業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瑞安市鞋革行業協會會長胡啟多告訴記者,他和協會工作人員近期花了2個多月時間,專門整理出了協會接下要做的18項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提振企業家的信心,讓他們勇敢面對現在暫時的困難。
政府重視鞋革行業發展
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鄭士禮認為,鞋革行業作為溫州的重要支柱產業,曾為溫州整個經濟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因此,“要呼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并支持鞋革行業的發展。”
他舉例說,2006年,金帝集團只有2000多名員工,年產值3億元左右;2011年,該集團員工8000多人,年產值約15億元,“企業發展很好,卻因為沒有土地無法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
一些企業家也認為,近年萬邦、浩富妮、天鴻等制鞋企業遷往麗水,是因為企業在溫州的發展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