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冰火兩重天 “高增長”被曝“啞火”
事實上,今年以來,創業板整體業績表現已經遜于其他板塊。數據顯示,去年年報時創業板凈利潤同比下降了8.57%,而主板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了0.66%。今年一季度,創業板公司業績仍繼續下滑1.27%,主板公司則增長了9.66%。到了上半年,創業板和主板公司的整體業績增速分別為1.51%和10.54%。曾經以“高增長”為代表的創業板公司,在今年的業績表現已明顯“啞火”。
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經公布三季報預告的979家上市公司中,中小板成長性力壓群芳,461家公司預喜,并搶得業績增幅榜的前兩席。滬深主板緊隨其后,合計貢獻了82家報喜企業。相比之下,指數不斷創歷史新高的創業板,在三季報預告的映襯下略顯外強中干,目前有超過半數業績報憂,僅22家上市公司通報業績喜訊,在報喜陣營中規模墊底。
各個板塊間,業績如此懸殊,資金會否借由來干擾四季度行情在板塊間的分化呢?這恐怕是10月份盤面的一大看點。
冰:業績整體放緩 10公司預虧
從目前披露的預告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對于創業板公司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目前共有15家創業板公司三季度業績預減,10家創業板公司預計虧損,其中,2家為續虧,8家為首虧,寶德股份、星星科技、明家科技位列預減榜前三位。
寶德股份(300023)堪稱創業板公司“逆生長”的最典型樣本,它是創業板首批上市企業之一,但在上市后的3年里收入不增反跌,利潤連年下滑并陷入虧損境地。公司預計2013年1月-9月累計凈利潤為-1250萬元至-750萬元,同比下降898%。
繼中期虧損3894.93萬元后,星星科技(300256)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約-4800萬元至-5300萬元,同比下降571.59%-527.1%。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的手機視窗防護屏產品銷售價格同比下滑較大,產品綜合盈利能力下降,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同比出現明顯下調,這一趨勢在三季度仍然未能得到扭轉。對此,星星科技表示,由于受終端市場競爭影響,產品盈利能力降低,公司產能利用率仍然不足。
同樣,明家科技(300242)前三季度也預虧,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約-1600萬元至-1473萬元,同比下降448%-478%。而公司上半年共虧損789.87萬元。公司表示,業績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國外經濟復蘇乏力、實體需求不足的影響,公司海外訂單同比減少。同時,公司國內部分已中標項目推遲交貨時間,只有小部分達成銷售。
業內人士指出,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給部分從事高科技行業的創業板公司帶來發展良機,但并非所有創業板公司都能持續保持高成長的特性。由于所處細分行業變化、業務覆蓋面有限,創業板公司業績更容易受到經濟波動的影響。從發展來看,創業板業績分化的特征在未來將更加明顯。
火:股價連創新高 7家公司凈利翻番
盡管整體增速疲弱,但是連創新高的創業板公司中仍不乏亮點。在19家三季度業績預增的公司中,有7家公司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都在100%以上。
目前創業板預增幅度最大的要數鼎漢技術((300011)。公司預計1-9月實現凈利潤約2727.54萬元至2804.01萬元,同比增長970%至1000%。公司稱,隨著新建高鐵項目的啟動和在手地鐵訂單的執行,公司業績將穩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實現凈利潤1908.50萬元,成功實現扭虧。此外,三維絲(300056)、高新興(300098)、珈偉股份300317)、新大新材300080)等公司也預計前三季度的業績增速在100%以上。
盡管前三季度大幅預增,但是細看這些公司逐季的業績表現,也顯露出一些差異。其中,新大新材預計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約800萬元-1000萬元,同比增長約164.9%-231.13%。公司上半年共虧損717.12萬元,這意味著第三季度新大新材將實現扭虧為盈。公司表示,與易成新材進行資源整合,成為行業內市場占有率最高的企業,同時也提升了公司對下游廠商的議價能力。
相比之下,珈偉股份預計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長222.01%-251.28%,實現凈利潤約1100萬元-1200萬元。不過,公司上半年已實現凈利潤1106萬元,這意味著公司第三季度的單季盈利水平可能還不到100萬元。去年較低的業績基數成為公司能夠實現較大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僅實現凈利潤341.61萬元,而去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盈利尚不足10萬元。對此公司表示,為了抵御單一產品的風險,自主研發的LED照明產品及其他LED消費產品正逐步被市場所接受。
三公司業績下滑領跌創業板
對于當下的投資者而言,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創業板此輪牛市還能持續多久?現在是否還有參與價值?
值得警惕的是,今年以來,并非所有創業板個股都在上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共有34只創業板個股今年以來出現下跌(復權后)。華昌達(300278)、科恒股份(300340)、日科化學(300214)分別以下跌37.28%、32.24%和32.20%位列跌幅榜前三名。
記者注意到,上述三只個股無一例外地在中期業績上出現負增長:華昌達凈利潤同比降32.16%、科恒股份降92.06%,日科化學降48.19%。
記者注意到,在創業板新高背后,有關估值與業績的風險也在被不斷提及。近一個月來,有165家創業板公司的2013年度凈利潤預期被機構調低,占比近半數。業內人士認為,創業板三季報超預期幾無可能,符合預期是最好的情況。此前看多者普遍認為,盈利增長是創業板市場上漲的重要支撐,面對近半創業板公司業績預測遭下調,創業板市場又將何去何從?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定,隨著新股發行開啟,創業板的整體高估值一定回歸。 “樹木是長不到月球上的”,他解釋:“我當年見過50倍市盈率的深發展,高估值并不是因為高成長,而是因為當時銀行股稀缺性引起的,現在銀行股的估值十倍不到。創業板目前的高估值也是因為新股發行暫停所引起的,創業板的成長性不足以支撐50倍,甚至上百倍的市盈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