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再發第17批2家IPO預披露企業名單
證監會13日晚再發第十七批2家企業的預披露和預披露更新信息,其中,1家在上交所上市,1家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加上此前十六批披露的319家,目前已有321家企業發布了預披露或預披露更新信息。
截止到5月13號晚,新增IPO預披露公司達308家,其中上交所主板136家,深交所中小板75家,深交所創業板97家,另外有13家IPO預披露更新信息名單,值得關注的是,在IPO預披露企業已過半的情況下,預披露的節奏明顯放慢。
按照《關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預先披露等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通知發布之日前已提交首發申請但尚未通過發審會的企業(以下簡稱“在審企業”),應向審核部門提交財務資料在有效期內的預先披露材料并相應更新申請文件后,方可履行后續審核程序。
自4月18日起,相關文件基本符合要求的在審企業已經陸續在中國證監會網站進行預先披露。根據中國證監會關于財務資料有效期的相關規定,預計2014年6月底前,絕大部分在審企業可完成財務資料更新和相關預先披露工作。
有分析擔憂,IPO開閘加上優先股輪番“轟炸”,新股融資和圈錢的幅度大大提高,讓本就疲弱的A股市場繼續承壓,其融資功能可能會被過度開發,A股恐上演“融資劫”。
相關鏈接: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承銷管理業務規范、自主配售細則和網下投資者備案管理細則有望近期發布。包含具體改革措施的“新國九條”已修訂完畢,其中有關私募市場發展及資本市場開放等政策將為市場帶來利好。
據參加2014年保薦代表人第一期培訓班的人士透露,根據新的IPO配套規則,承銷商不得預測每股的估值區間或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承銷商對網下投資者是否符合條件有進行核查的責任,在招股書刊登前不得披露投價報告內容。新股部分的承銷費率不得高于老股部分。規則還提出黑名單制度,列入其中的網下投資者和機構將根據不同情形受到相應處罰,期滿后需重新備案。只有經備案的投資者及其管理的產品才能參與網下報價、申購。規則將對網下投資者進行分類,同類投資者配售比例相同,公募、社保、年金、保險(放心保)等配售比例不得低于其他投資者。
業內人士表示,預計最快5月上旬就要開始受理網下投資者備案。隨著IPO配套規則發布,已過會未上市企業有望在5月獲上市批文。預計發審會審核節奏不會太快,每周四到五家的可能性較大。
根據新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原則上新股發行數量大于老股轉讓數量;如果只有戰投承諾鎖定12個月以上,公告的老股轉讓數量不得超過戰投承諾申購數量;申購時并不區分新股和老股,只需對自愿承諾鎖定的股份數量特別標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