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總統大選不會為黃金提供上行動力
烏克蘭的形勢愈演愈烈,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在5月11日,東部的頓涅茨克及盧甘斯克舉行全民公投,90%的選民支持“獨立”。12日,兩地宣布“脫離”烏克蘭,分別成立“獨立國家”。目前兩個州正在組建“政府和軍隊”。俄羅斯表示尊重兩州人民在公投中表達的意志。而烏克蘭政府強烈反對公投,并采取了一些反制的措施。
在5月25日,將會迎來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烏克蘭將舉行總統選舉。目前并不清楚這次大選將會對烏克蘭局勢造成怎樣的影響,但是結果無外乎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將矛盾進一步的激化,不排除新任總統將會對東部要求獨立的省份采取強硬的措施,另外也不排除此次選舉將成為該國歷史上的重要契機,也許各方能夠就此尋找出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方法與途徑。
無論是普京還是奧巴馬都深諳全面戰爭對各方均是最糟糕的結局這一道理,因此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直接爆發大規模軍事沖突的概率并不大。而局勢如果得不到控制,勢必會引發更大規模的沖突,因此美俄雙方都在著力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
就俄羅斯而言,吞并克里米亞地區已經使其處于道德低點,3月27日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克里米亞公投無效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國際社會看來,普京的行為基本上就是赤裸裸的入侵。因此俄國在合并克里米亞之后轉入敵后策略,通過煽風點火和鼓勵烏國東部親俄地區獨立公投以及天然氣提價等策略分裂烏克蘭,在應對歐美制裁和聯合壓迫方面,俄羅斯先與歐盟、美國和烏克蘭達成日內瓦四方協議。
俄國促成四方協議的一個目的可能在于拖延時間,讓歐盟內部分歧加劇,包括美孚、BP、道達爾等西方能源巨頭在內的能源和銀行業以及部分對俄羅斯能源依賴較高的國家并不贊同制裁俄羅斯,這也成為了普京分化對立陣營、此外,美國政府提前警示華爾街(包括銀行家和基金經理)將加強對俄制裁也體現出其金融戰的思路。
此外,俄羅斯積極開拓新興國家的市場,包括中國,印度等大國在經濟上保證充分的發展空間,此次普京參加中國舉辦的亞信會議期間,與中國加大了經貿能源的貿易交往,有助于俄羅斯打破歐美的封鎖。
歐美方面,最優的策略便是對俄羅斯發動金融戰爭和經濟制裁,利用冷戰的思路消磨俄國國力資本,俄羅斯金融資產的消極表現既體現出投資者避險的市場行為(常規的拋售、撤資和風險對沖),也體現出歐美國家金融制裁的舉措。歐美國家沒有做好與俄羅斯生死一搏的準備,但是也很難將俄羅斯在烏克蘭種下的苦果吞下。不難預測,歐美國家與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角力將會繼續進行。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烏克蘭的局勢基本是在控制范圍內,各方的勢力也都在避免走向極端,但是緊張的局面將會持續,更多的會表現在政治,經濟與金融等非軍事領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