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具箱包:企業融資期待銀行與企業建立互信
近日,由廣東省新興縣政府辦牽頭,縣銀行業各金融機構與皮具行業各企業家齊聚一堂,就企業融資進行了座談。這是新興縣繼6月6日召開銀企座談會一個月后,再次組織相關活動。
皮具產業是新興縣傳統產業之一,論發展規模,已由十年前的100多家發展成如今近900家,數量上擴大近九倍。但一直以來,皮具行業有明顯的旺季和淡季之分,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銷售旺季,5月到9月則是銷售淡季。淡季一來,資金流動緩慢,融資便成了不可回避的難題。
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全球經濟不景氣,皮具行業出口受阻,使原本行業旺季也彌漫著“淡淡的憂愁”。“旺季難旺,淡季更淡”促使整個行業融資變得更加緊迫。
外界流傳皮具企業融資“既貴又難”的困境是否在行業內上演?皮具企業如何走出融資困境?日前,南方日報新興視窗記者走訪了多家皮具廠商和銀行機構,尋找答案。
申請貸款難 放貸額度小 大單不敢接
企業困境:
對于生意人來說,現金流是企業正常運營的基礎,充足的現金流本身就能產生利潤。而對于新興的皮具產業來說,資金鏈脆弱,當資金周轉困難時,只能少接單,接小單,大單不敢接。
“做生意最怕淡季,淡季一到,資金周轉速度變慢,企業日子過得很艱難。”金億利皮具有限公司總經理麥志東說,皮具行業一年之中有明顯旺季和淡季之分,銷售旺季,皮具廠加班加點;銷售淡季,業績愁云慘淡,生產經營難以維持。“遇到淡季,就需要一筆資金渡過難關,但要找融資渠道很難。”麥志東說,對銀行融資往往不抱太大希望,大多向親戚、朋友借。
麥志東直言,向銀行申請貸款難,程序繁雜,審批流程長。加之,放貸金額少,最高只有10萬元,對于出貨量大的皮具廠商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
融資既貴又難,對新德利皮具廠總經理麥紹偉來說,印象極為深刻。去年6月,麥紹偉經營的加工廠遇到資金困難,缺口達50萬元,向朋友借款20萬元,仍舊填補不了空缺,遂向銀行申請融資,但因所租廠房不能抵押,銀行遲遲不肯放貸。無奈之下,只好把自家購買的商品房進行抵押。
“若沒有商品房做抵押,那就只能從民間信貸公司借貸,但利息太高了。”麥紹偉直搖頭,前年他曾從民間拆借“過橋”資金,但利息是銀行的十倍。一些熬不住的皮具廠,就這樣被活活地拖死了。
皮璐斯皮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志華也常常為融資難而發愁。近年來,企業經營向好,各地的訂單越來越多。然而,面對眾多的訂單,麥志華卻高興不起來。“有時訂單集中下來,需要大量的周轉資金,但融資又非常困難。只好眼巴巴地看著數百萬的訂單白白地從身邊溜走。”
據了解,對于租賃廠房和設備的小企業來說,獲得銀行貸款的確較為困難,即便有商會和金融機構協調的“三家聯合擔保”方式,也未必能獲取足夠資金。
無抵押物 信息不對稱 融資意識淡
三大成因:
新興縣皮具產業雖然歷經了十余年發展,但大型企業甚少,坊間流傳的“星星多、月亮少”并非虛言。小加工廠遍地開花,作坊式生產模式很難形成大企業,廠房多為租用,這便成了融資難的原因之一。無抵押物,企業到銀行貸款也就難免會碰壁。
新興縣皮具行業商會常務副會長區林坤告訴記者,除無抵押物之外,銀行和企業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導致信息不對稱,也是融資難的原因之一。區林坤說,前幾年,縣某金融機構制定了一款理財產品,市民只需提供本人戶口本就可以輕松貸款10萬元。“這樣放貸,其實風險很大”。
區林坤坦言,銀行這種廣撒網的放貸形式,欠缺針對性,非但不能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反而給銀行的經營帶來了風險。一些銀行機構甚至將個別企業和個人融資中的一些不誠信行為歸結到整個皮具行業身上,直接影響了后來者融資。
事實上,銀行與皮具行業一直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對稱。一方面,銀行不了解皮具行業的整體行情,不敢輕易放貸,即使放貸,金額也偏少。另一方面,廠商老板不太熟悉銀行放貸要求,一旦審批時間過長,便有點不耐煩。
新興東盈村鎮銀行副行長陳耀棠表示,一些皮具老板認為到銀行貸款,只要簡單的簽字蓋章,就可以立馬取款,其實不然。皮具廠商的經營大多以口頭約定為主,沒有簽訂合約的習慣,也難以提供規范的價格和姓名信息,提供的材料不完整,往往不能通過銀行的審核。
本土觀察人士認為,融資意識淡薄也是融資難的原因之一。大多數新興皮具行業老板直接向銀行融資的意識不強。皮具廠一旦遇到資金困擾,首先想到的便是向身邊的親戚朋友借,很少有直接向銀行融資的意識。久而久之,融資難的氛圍變得愈加沉重。
工商銀行試點 皮具企業大額放貸
探索出路:
座談會上,不少皮具老板對此次會議紛紛點贊,一致認為銀行和企業只有相互溝通和交流,才能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
“銀企深入了解之后,融資將變得不難。”區林坤表示,日前,皮具商會與中國工商銀行新興分行進行了多次座談,銀行對一些信用度高、發展前景好的皮具企業進行了放貸試點,部分企業一次貸款就達100多萬元,大大緩解了企業資金周轉困難。
中國工商銀行新興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與商會座談,已制定出針對皮具行業的融資方式,且取得了良好的預期效果。日前,已有21家皮具企業通過試點,獲得了不同額度的貸款。
“增進互信就意味著要轉變觀念。”區林坤表示,銀行應消除固定思維,打破企業前來貸款,就一定經營不佳、效益不好的思想誤區。“實際上前去貸款的,都是真正想做事的。”此外,皮具老板也應剔除“羞于貸款”的思想,放下面子,消除壓力,只要是企業遇到資金周轉困難,都可以大膽地前去銀行融資。
區林坤還表示,除加強交流、增強互信外,皮具老板應學會抱團取暖,逐漸丟棄單打獨斗的思想觀念,加入商會,共同發展。區林坤說,成立商會組織,旨在提高皮具行業的對外話語權。一方面,商會可以為銀行推薦信譽良好、發展潛力大的企業進行融資。另一方面,以商會的形式對外洽談,更具優勢。
縣經信局局長余衛軍表示,銀企加強交流和溝通很重要,但皮具廠商也應誠信經營,將銀行所貸資金用于購買機器和擴大再生產,而非投資其他領域。只有皮具行業做大做強,銀行放貸才會變得更加從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