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投資人展望“后QE”:整體沖擊有限
QE退出影響有限
美國橡樹資本聯席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認為,目前全球投資環境喜憂參半。美國正在經歷緩慢、逐步、不穩定的復蘇,但相比之下其他地方的情況更糟。經濟得以逐漸復蘇可能主要依賴于低利率水平,因此美聯儲退出QE為未來增加了不確定性。他建議投資者在近期的全球投資環境下保持審慎。
馬克斯表示,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的量化寬松政策都壓低了政府債券利率。隨著低風險投資的收益率走低,其他證券的收益也應聲下降,當前正是一個低收益的環境,想實現高收益難度很大,投資者被迫提升風險偏好以追求收益,這導致目前大多數資產定價“在合理范圍內偏高”。雖然當前經濟沒有出現金融危機前那樣的泡沫,但資產價格確實不便宜。
相比之下,部分私募機構投資人的看法尚偏向樂觀。美國私募股權機構Hamilton
Lane董事總經理、二級市場主管湯姆·科爾據記者表示,過去一個月美股大幅波動主要受技術性因素影響,從基本面上看,美國經濟延續良好表現,企業盈利增長依舊強勁,盡管存在一些波動,但預計短期內市場不會出現顯著回調。
科爾認為,目前市場上仍然存在大量流動性,美聯儲結束資產購買的預期已經存在一段時間,并且已被市場消化。上周日本央行宣布擴大量化寬松,歐洲和日本提供的流動性正進入美國股票市場。整體而言,市場上沒有看到因美聯儲結束QE而出現的消極情緒。
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總監馬克·海費爾認為,市場已經下調了全球增長預期,出現意外利好的余地變大。他表示在增持美國高收益債券后,近期還增加了美國股票頭寸。美國經濟增長穩固,消費者將受益于油價下跌,并且美聯儲仍有靈活應用貨幣政策的空間。
對新興市場看法不一
在區域投資機會方面,馬克斯稱自己是新興市場的支持者。他表示,由于起點較低以及人口統計特征,新興市場股票仍具有極佳的長期潛力,相對價格調整后帶來具有吸引力的估值。和美歐日等發達地區相比,新興市場“就像是青少年”,會面臨困難,但前景是光明的。
相比之下馬克·海費爾的看法略有不同。他表示近期削減了新興市場股票敞口,理由是這些地區增長動力減弱,除中國外的多數新興市場國家沒有太多的政策運作空間。此外新興市場中對大宗商品價格敏感的行業權重較高,面臨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
來自私募機構的科爾認為,相比于其他新興市場,中國仍具有吸引力。盡管中國經濟增速可能下降至7%,低于普遍預期,但這一水平仍高于其他很多地區。在新興市場中,諸如巴西、南非等都存在更大的增長問題。Hamilton
Lane及其客戶沒有改變對中國的投資意愿,仍在這里尋找機會。
行業板塊方面,科爾認為能源和醫療保健都是資本密集型行業,需要大量資金而且是“聰明的資金”,因此私募股權對這兩個行業有較高投入。無論是美歐還是中國,都倡導提高能效,這就需要創新能源勘探和使用的方式,以滿足不斷上升的需求,而這需要很多投資。此外為應對持續的信息流增長,技術基礎設施需要不斷升級,這也需要大量投資,因此科技業也存在較多機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