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成色十足的“深改元年”
2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稱: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國家深化改革,絕非易事。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就要求我們膽子要大、步子要穩。
這一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態勢已經形成。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打破堅冰、財稅改革重磅推出,價格改革穩步前行,國企改革全面提速……著眼于涉及深層次利益調整、具有結構支撐作用的“重頭戲”,改革發動攻堅戰;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制度障礙……著眼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建,改革向全方位擴展;鐵路運輸、郵政業相繼啟動營改增試點,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全面實施……著眼于激發市場活力,增添經濟動力,改革車輪加速向前。
這一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識不斷凝聚。改革,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全面深化改革,以問題為導向,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從人民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直面審批程序繁雜問題,以行政體制改革推進政府自我革命,下出簡政放權“先手棋”;直面“老有所養”,新農保城居保并軌,為解決這一憂慮提供制度保障。“上下同欲”形成的共識基礎,激發出最大的改革正能量,為攻堅克難提供牢固保障。
這一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效果正在顯現。改革使結構調整穩中有進——產業結構上,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速和比重繼續超過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處于領先地位;需求結構上,內需繼續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地區結構上,東中西部地區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收入分配結構上,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向中高端邁進的態勢明顯。
改革使市場活力持續迸發——取消、下放700 多項行政審批等事項,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一系列改革舉措,向市場、向社會放權,增強了市場主體發展信心。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破冰,農產品(13.10, 0.40, 3.15%)、資源性產品、公共服務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繼續深化……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提升經濟內生動力,正有效激發著全社會活力。
改革使民生福祉不斷改善——GDP 增速雖然放緩,但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6 元,實際增長8.2%;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就業卻再創新高,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000 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改革直面新形勢下的民生訴求,滿足人們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期盼,為百姓筑就堅實的幸福底線。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一系列重大舉措,再次激發了社會的改革熱情,堅定著人們對國家未來的信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5年要“狠抓改革攻堅”。展望2015,我們滿懷憧憬。
2014年,中國經濟步入新的運行軌道——新常態。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首次提及“新常態”;11月,習近平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首次系統闡述了“新常態”。
習近平說:“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他認為有幾個主要特點: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結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習近平進一步指出,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這包括: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
觀察家認為,中國領導人發表“新常態”之論,向世界發出了這樣的信號:走向新常態的中國也將給處于緩慢且脆弱復蘇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持久動力。
回顧2014 年,中國經濟的精彩表現也很好地詮釋了“新常態”這一重大戰略判斷。
——經濟中高速增長。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7.4%,市場預期全年經濟增長約7.4%。這一速度雖沒有過去兩位數增長那么快,但適應了調整結構、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等方面的需要,仍處在合理區間,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依然一枝獨秀。
——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5%,超過投資約7 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達46.7%,自2013年首次超過工業占比后繼續攀升;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速分別為12.3%和11.1%,明顯高于工業平均增速。
——增長動力更為強勁。來自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制造業稅收增幅為7.7%。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領跑”制造業稅收的主角易位:傳統制造業稅收增幅放緩甚至負增長,而科技含量較高的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制造業,其稅收分別增長14.8%和13.7%。
一年來,中國經濟的起與伏、喜與憂,也使我們對新常態下的經濟規律和階段性特點有了新認識。
2015 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2015年的經濟工作,就要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勇于改革創新,在新起點上開拓新局面,在新常態下邁上新臺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