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資金撤離NDF市場 人民幣四連跌
3月2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報6.2730,再度刷新2012年10月12日以來的最低值。盤中,一度跌至6.2733,較當天中間價跌幅約1.98%,再度逼近跌停。
這也是春節后人民幣即期匯率連續四個交易日逼近跌停。
“與此前三個交易日匯差交易主導人民幣匯率跌停不同,今天形成這個趨勢的幕后推手,又變回套利資金的撤離。”一家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分析了這一市場邏輯。當天早盤香港的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簡稱“NDF”)市場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一度出現大量賣單,導致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一度觸及6.3021,達到過去28個月最低值,最終導致境內人民幣即期匯率隨之大跌。
在他看來,隨著央行進入降息周期,套利資金的撤離將變成一種新常態。因為他們發現押注人民幣升值已經變得無利可圖,尤其是個別外資投資銀行預計中國央行可能還會降息50-75個基點,將大幅壓縮人民幣-日元利差交易的實際收益率。
“國際投資機構現在討論最多的,是此次中國降息周期究竟會引發多大程度的資本外流,這有可能改變監管層的某些貨幣政策,比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以維持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支持中國經濟增長。”他直言,有些國際投資機構甚至以此作為進一步押注人民幣貶值的政策指引。
NDF市場的人民幣空頭
在這位外匯交易員看來,3月2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6.1513,僅僅比上個交易日略跌38個基點,似乎有意穩定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
但在當天早盤,不少國際投資者已在香港NDF市場大手筆拋售人民幣。
“有些機構一大早就拋售等值2000-3000萬美元的人民幣,感覺像是集體出逃。”他說。但此并不意外,因為在央行宣布降息的一小時內,他就接到三家國際投資機構的交易指令,要求他在周一早盤拋售他們持有的50%人民幣頭寸。
在他看來,這些機構之所以急于拋售人民幣,主要原因是他們所擅長的人民幣-日元利差交易已經無法實現他們所期望的收益值。以往日元-人民幣利差交易的年均無風險凈收益接近6-7%。但中國進入降息周期,加之人民幣兌日元升值幅度大幅放緩,整個日元-人民幣利差交易的實際收益可能縮水至4%,不如投資美元押注美元匯率上漲。
“現在這些機構最關心的,是年內央行是否還會降息50個基點以上,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的人民幣-日元利差交易可能出現虧損。”他直言。
這些套利資金的大舉撤離,隨之而來的,則是匯差交易卷土重來。
畢竟,當離岸人民幣跌破6.30時,境內在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與離岸人民幣匯率仍有約200個基點的價差,激發大量企業在境內市場大量購匯(買入美元賣出人民幣),隨即到香港NDF市場賣出人民幣買入美元,套取價差收益。
在這位外匯交易員看來,套利資本的撤離還會延續一段時間。
“目前很多資產管理機構正形成某種共識,就是通過降息,人民幣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貶值,使國內出口產業復蘇獲得支持。”他認為。
國內流動性待解
記者多方了解到,相比央行降息周期究竟將引發多大的套利資本撤離量,同樣是國際投資機構目前討論最多的一個話題。
一家新加坡對沖基金經理認為,考慮到過去數年流入中國套取人民幣單邊升值收益的海外資金可能高達千億美元,隨著央行降息與人民幣持續貶值的雙重夾擊,他估計可能約有20%套利資金會考慮撤離。他同時預計人民幣匯率可能一路跌至6.4附近。
他認為,“很多熱錢其實是從國際銀行拆借出來的杠桿融資資金,投資風險較高,所以他們對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變動特別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迅速獲利撤離,等到風平浪靜再卷土重來。”
這某種程度令國內金融市場資金流動性出現縮水。
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中國全部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為293007.85億元,較上個月減少1082.61億元,為連續兩個月減少。
“外匯占款的持續減少,除了資本外流效應,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貿易企業更愿意持有美元頭寸應對人民幣貶值風險。”另有國內銀行人士稱。但作為央行向國內金融市場提供流動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外匯占款的持續減少,可能給國內資金流動帶來不小的供應壓力。
據央行網站最近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盡管1月份國家財政性存款余額為42296.62億元,環比增加6632.14億元,但當月國內仍然減少7714.75億元的流動性。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外匯占款持續大幅負增長,將迫使央行開始考慮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緩解國內資金流動性縮水窘境,支持實體經濟復蘇。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最新報告顯示,鑒于此次降息后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均已接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央行進一步下調利率的空間已經很小。但在外匯占款低迷、資本流出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存款準備金率還可能會有1-2次的下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