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是弱勢群體”是典型賣萌
全國政協委員、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日前說,利率市場化改革已到臨門一腳的關鍵時期,推進改革過程中會伴生很多問題。當張建國說到“銀行是弱勢群體”時,現場哄堂大笑,連李克強總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上市銀行本月底將公布2014年的年報,根據2013年的年報,五大國有上市銀行2013年共實現利息凈收入1.62萬億元,如果再匯總中小銀行的利潤,加上可觀的息差、手續費、財務廠部費和傭金等中間業務收入,則銀行業利潤2013年已超過2萬億,2014年還會再躍上新臺階。
商業銀行較高的利潤首先是源于2008年以來持續的信貸擴張。過去幾年間,累積了50多萬的信貸增存量,貸款盤子大了。利差收入與信貸投放量正相關,得益于總量擴張,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商業銀行年利潤增幅都在20%—30%之間,一些激進的中小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甚至出現50%的利潤高增長。“弱勢群體”能取得全球最高的利潤和年薪,那誰都愿意去做這樣的“弱勢群體”。
我們經濟總量約為全球的1/7,但銀行業利潤已占全球銀行業利潤的1/3強,中國銀行業無疑是全世界最賺錢的銀行。但近年來,各大行高管“賣萌”聲不斷,利率市場化一起步,就有人驚呼“銀行業利潤反轉的拐點到了”,“利差收窄了,相當部分的利潤反哺給實體經濟了”。現在,實體經濟十分困難,萬億利潤的背后是實體經濟的凋落,但銀行家們一邊自豪地說“躺著想不賺錢都難”,一邊還矯情地嚷嚷“中國銀行業利差水平在世界范圍來看是偏低的”。
實際操作層面,除銀政合作中銀行吃啞巴虧無處申冤,在由銀行主導的銀企關系下,廣大中小企業議價能力明顯偏弱,特別是貸款利率放開后,銀行貸款利率上浮從過去10%水漲船高,反復開票貼現,強買強賣搭售無關產品。甚至筆者親眼看到一位小企業主因對銀行超過利率200%的資金成本稍有微詞,一位基層行長拉下臉來教訓他:“能貸給你就不錯了,收點費、買點保險算什么,你去找高利貸吧。價格問題是你能談的嗎?”一些銀行看到企業一有困難,貸款雖然還沒有到期,卻無情地凍結扣劃企業資金,企業有時就差這一口氣,銀行為了自身安全,絕情地抽貸款,猶如給ICU的重癥病人拔掉氧氣管。一些地方,銀行和不良擔保公司聯手討債,企業主被逼得下跪,逼債甚至逼出人命來。人們不禁要問,究竟誰才是“弱勢群體”?你懂的!
有一點我們是懂的,那就是中國銀行業萬億利潤并不是因為自身的創新能力強、風險管理水平高、服務特別好,而是長期以來特殊的國家控制、牌照壟斷和利差保護的制度紅利使然,它造就了中國銀行業令人炫目的“世界第一”的超額利潤和特定群體動輒百萬、上千萬元計的高年薪,但天文數字般的高利潤和高薪酬并沒有成就健康的風險管理文化和強大的金融體系,不良資產爆炸性增長就是明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已十多年,外資銀行在中國市場份額只有一個零頭,幾乎忽略不計,過度保護、競爭不充分,利率市場化步履蹣跚,長期的“父愛主義”和溫室效應寵壞了中國銀行業,不會更強大,只會更嬌弱。我們看到,利率市場化改革每有風吹草動,就有人跳將出來賣萌、發嗲。這回,建行張行長一賣萌,一發嗲,把總理都給逗樂了。
總理笑了,全國人民都笑了!這苦惱人的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