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上黑榜 還敢穿什么?
也許你現在身上穿的就是某大牌的衣服,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也許下一分鐘它就會開線,甚至會因為其中的化學成分超標而過敏。面對“不合格”問題的如影相隨,時尚品牌除了把重點放在換季設計新作的亮點之余,更應為自身質量負責。
晚會現場,國家質檢總局檢驗監督司副司長宋秀順先生揭開了去年服裝質量抽查結果:2014年全國檢驗檢疫機構在進口服裝中抽檢出質量安全不合格貨物1785批,總計118萬件,貨值1293萬美元,批次不符合率較高的包括Armani、LAPERLA、芒果、ZARA、H&M、GAP、CAVALLI、OLD NAVY、FOREVER 21、American Apparel、Dolce&Gabbana等品牌。
問題到底出現在那一個環節呢?老百姓的肉眼又可否鑒別呢?其實這些品牌的主要問題是隱性而看不見的,例如衣服的纖維成分與標次不符,PR值與甲醛等項目不符合我國強制性標準的要求,以及色牢度、PH值、甲醛、偶氮等不合格。
這些問題會導致什么后果呢?其中甲醛含量、PH值項目關系人體健康,PH值超標可能會導致皮膚表層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壞,產生灼傷感,滋生細菌,易引起疾病;色牢度不合格,直接影響紡織品的質量和正常穿用,如和其它衣物混洗,極易沾色,會給消費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這幾年,市面上出現了設計簡單且風格偏向歐美,款式更新換代迅速又便宜的時裝品牌,遂成為了所謂的“快時尚”品牌。這類品牌從設計到上架的時間快則半個月,慢則一兩個月。在低價的成本要求之下,“快時尚”品牌對上游加工廠價格壓得特別厲害,但是勞動力成本又很高,所以不會選擇好的面料,內部的質量控制也沒有做到位。因而“快時尚”經常曝出質量問題,而且很多確實都是面料的問題。
據了解,“快時尚”品牌在國內的生產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工廠負責設計、制作、開發新興原料等環節,品牌商從工廠采購;另一種是品牌商委托代工,品牌商負責設計、給工廠制定生產的面料,由工廠完成面料采購和生產。
想必每一個消費者都會遇到這些品牌的質量問題,縮水已經見怪不怪了。而且有時候你還會產生錯覺,于是怪罪到自己又胖了的郁悶中。除此之外,掉線頭、小亮片不牢固、褪色、起球等問題都不是事兒了,洗了多次之后,基本上這些衣服都成了“一次性”產品。
除了質量問題,抄襲大牌設計也成為了快時尚品牌的不良性質。據資料顯示,ZARA因抄襲每年要向那些頂級大牌支付幾千萬歐元的罰款,美國本土快時尚品牌Forever21也成為被指控的焦點,H&M更是用相比國際大牌少得多的錢雇傭幾個設計師游走于抄襲之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