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貨幣攻防互換 CPI回升是合理的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CPI和PPI數據。數據顯示,2015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6%;2015年12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6%,同比下降5.9%。
第一,CPI持續回升,央行放松條件不足。CPI連續三個月回升,盡管幅度較小,但是依然形成了上行趨勢。CPI環比上漲主要原因是鮮菜和水果大漲,但是需要注意歷年12月-次年2月鮮菜水果價格環比均會大漲,這是季節性規律,今年并無異常,由此形成的CPI回升是合理的。
第二,鄧海清認為,12月PPI已經見底,工業通縮拐點到來。12月份PPI環比跌幅擴大,主要因為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值得注意的是,12月PPI環比跌幅擴大,與12月PMI購進價格指數環比回升、CRB指數環比跌幅明顯收窄、南華工業品指數環比持平等現象明顯背離,PPI環比是滯后的。我們認為,1月PPI環比跌幅有望顯著收斂,初步預測1月PPI同比由-5.9%回升至-5%以內。隨著美元周期見頂、大宗商品見底、財政貨幣政策攻防互換,2016年PPI將大幅收斂,工業通縮趨勢將被扭轉。
第三,人力成本仍高,服務業是吸納就業的海綿。12月服務價格同比上漲2%,其中家庭服務、理發、學前教育、洗浴、衣著清洗價格同比上漲超過5%。目前中國通脹的特征是:服務業價格>消費品價格>工業品價格>原材料價格,這表明在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跌的同時,人力成本價格是在上升的。服務業吸納勞動力空間仍大,供給側改革淘汰產能導致的下崗將被吸收,不會出現失業明顯加重。
第四,對于2016年通脹,我們認為CPI將比2015年中樞性提高,PPI將大幅回升,主要邏輯是供給側去產能、需求側積極財政、人民幣貶值輸入性通脹、美元見頂商品見底。鄧海清認為2016年中國經濟已經在“L型”拐點后的下半場,權益類資產將持續優于債權類資產。對于股市,從關注資金面和概念切換為關注基本面,基本面驅動的長期健康牛可以期待,大盤藍籌行情具有持續性。對于債市,泡沫破裂風險仍達,債市大幅調整的壓力持續存在。
12月CPI同比1.6%,基本符合市場預期,PPI同比-5.9%,低于市場預期。鄧海清認為,財政貨幣攻防互換,工業通縮現見底信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