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稅制的建立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支持來運作
此前傳言的住房按揭納入個人所得稅抵扣,在2016年實施的可能性不大了。
據經濟觀察報1月16日消息,從財政部相關人士處獲悉,以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為目標的個人所得稅改革,將按照“總體設計、一次修法、分步到位”的辦法,在酌情調整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的基礎上,先將部分勞動所得合并為綜合所得,將子女教育和職業教育納入專項附加扣除,并加快建立和健全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
這三項內容是2015年12月底,由各部門會簽完畢并上報國務院的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的核心。上述財政部相關人士稱,現在看來,個稅走的是“一邊改革,一邊修法”的路子,大的方向沒有改變,就是要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雖然這個說法已經提了接近20年了,但是2016年可能是要‘動真格’了。”該人士稱,建立和健全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就是“動真格”的具體表現。
此次個稅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合并部分稅目。如果以前面所說的“大綜合”方案來看,是將工薪所得、勞務報酬、稿酬等經常性、連續性勞動所得等,合并為“綜合所得”;其他財產性所得以及臨時性、偶然性所得仍作為“分類所得”。
李華表示,財稅部門建立和健全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是稅收信息的大數據和互聯網應用的結果,同時也受制于征管水平的提高。“要看在當前的稅收制度下,征管進展到什么程度,建立信息系統中遇到的問題,具體是制度不完善還是征管不完善,還是兩者兼而有之,需要進一步考慮。”她說。
李華認為,新稅制的建立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支持來運作,對于個人所得稅改革,個人收入流和支出項目、成本設定都是需要得到信息,才能去征稅的。改革方案和征管措施需要相輔相成,制度完美、征管跟不上,制度就沒法運行。因此,在她看來,建立和健全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將非常必要。
目前來看,個人收入和財產的范圍比較大,具有多樣性特點,納入登記范圍的只是一小部分。比如汽車、商品房以及職工的工薪收入等這些顯性的,已經納入登記范圍,但其他很多隱形收入和財產并沒有被納入。財政部稅政司所得稅處早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著手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但推進的進度并不樂觀。“財政部門對于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的建立是謹慎的,畢竟此前房產登記系統的推進例子在那兒擺著。”相關財稅人士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