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肩負起拯救A股的使命 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對于成熟專業的機構而言,現階段A股的整體投資吸引力還不夠誘人,而其初期配置的比例依舊偏低。因此,即使A股納入MSCI,也不能夠樂觀對待。而要依靠MSCI肩負起拯救A股的使命,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隨著6月的臨近,A股市場又再一次面臨可否被納入到MSCI指數的考驗。與此同時,隨著A股納入MSCI指數的預期愈發強烈,市場對MSCI的相關消息也頗為關注。就在近日,MSCI公司宣布對其中國A股指數成份股實施調整,其中新增30支,剔除14支,且從今年5月31日營業日結束后生效。
對于A股納入MSCI指數的問題,確實存在著不少的阻擋因素。其中,市場開放程度、稅收條例以及股市流動性因素是一個方面,而股市政策以及市場行政干預色彩等因素,也影響著A股納入MSCI的實際進程。
以前者為例,近年來我國不僅對QFII額度實行持續性放寬,而且還對稅收條例等因素進行了讓步。此外,對于滬港通、深港通的推進,卻給予了市場更多的看點,而這一系列的工作,實際上也為A股納入MSCI增添砝碼。
但是,以后者為例,股市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最近幾個月市場行政干預色彩的持續增強,卻從一定程度上增添了A股納入MSCI指數的不確定性預期。與此同時,作為國外成熟的機構投資者來說,在中國A股這一個典型的政策市場環境下進行投資入市,或許還是具有一定的不確定風險。
對于MSCI指數而言,其投資取向以及決策的變化,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全球投資者的操作策略。由此一來,在MSCI公司宣布對中國A股成份股實施調整之際,實際上也會影響部分市場投資者的調倉節奏。
事實上,回顧A股納入MSCI指數,其進程也并不輕松。其中,自2013年6月A股首次入選“潛在升級市場觀察的名單”以來,2014、2015年的A股市場,雖然經過了諸多的努力,但A股卻仍未能夠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然而,時隔近一年的時間,很快又到了6月份的關鍵時點,A股是否成功納入至MSCI指數,無疑成為全球投資者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
由此可見,在現階段內,要想讓A股順利納入至MSCI指數,不僅要加快完成相應的配套措施,來滿足納入MSCI指數的要求;而且,也需要逐漸減少對市場的行政干預,同時更需要尊重市場的運行規律,讓市場完成自身的良性調節,進而打消國外成熟機構投資者的入市憂慮性。
此外,還存在一個因素,也是讓國外成熟機構投資者深感困惑的。具體而言,即目前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還是存在著比較大的分化性,而從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估值中位數來看,卻容易弱化了國外成熟機構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其中,對于目前的A股市場,雖然擁有數十萬億的流通市值規模,且部分權重股票的估值水平仍低于國外成熟市場的平均水平,但是,因這類權重股票占比市場的權重比較大,由此容易拖低整個市場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且容易給市場造成估值偏低的迷惑性。然而,從更細化的數據來看,目前A股市場估值中位數水平,卻遠高于國外成熟市場的估值水平,且國內政策面環境頗具不確定性。由此一來,卻或多或少地降低國外成熟機構投資者長期投資的熱情。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目前A股可否納入MSCI指數,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是,退一步來說,如果A股市場最終有幸納入到這一指數之中,則其初期給予市場帶來的新增流動性,也不能夠過分樂觀。
確實,對于成熟專業的機構而言,現階段A股的整體投資吸引力還不夠誘人,而其初期配置的比例依舊偏低。由此可見,即使A股納入MSCI,或許我們仍不能夠樂觀對待。顯然,對于以政策作為主導的A股市場,依靠MSCI肩負起拯救A股的使命,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