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最終還是被證監會關在門外
針對近期監管層暫停保本基金申請的傳聞,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2015年以來,受市場環境影響,保本基金發行數量大幅增加,管理規模增長較快。原本在《關于保本基金的指導意見》(證監會公告【2010】30號)中提出了兩種保本保障機制:連帶責任擔保方式和買斷式擔保方式。
監管部門注意到,目前已發行保本基金產品均采用了連帶責任擔保方式,且多數規定了擔保方擁有無條件追索權條款。這樣的保本保障安排,將由基金公司承擔最終的可能風險損失,這與基金公司的資本金制度不相匹配,可能損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并可能危及基金公司體系,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基于以上考慮,監管部門將盡快彌補制度性缺失。
這與此前市場傳聞大致相同,連帶責任擔保也就是業內俗稱的反擔保,基金公司也會捆綁承擔風險,而一旦市場出現下跌,這部分風險最后將直接按在基金公司頭上。
從國內保本基金的發展來看,仍未發生過未保本情況,甚至有基金公司指出,近兩年保本基金的加權平均收益率均超過15%。這也帶動了保本基金的熱銷,市場越差,保本基金越是受寵,然而在今年股債雙殺下,保本基金的風險也不容小覷,債市違約的頻發讓保本基金在構建安全墊時難以尋找資質優良的標的,極有可能出現虧損,那最后兜底的一定是基金公司。
當然作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小韭菜來說,甭管是誰擔保負責,只要我的產品能夠保本就行,現在市場下跌成這樣,能夠保本并有機會實現超額收益,豈不快哉?
數據顯示,截至5月13日,147只保本基金中有20只凈值跌破1元,這些保本基金面臨兩種情況,一是迅速清倉權益類配置,盡可能高倉位地買入信用較佳的債券標的來盡快回到票面以上再進行操作;二是加大權益類配置盡快“翻本”。
這么看,前者容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收益微薄,后者則更容易加大風險,無論怎么看,投資者想通過保本基金取得超額回報的可能性都將縮小。這樣在反擔保情況下基金公司就是第一還款人,而現在的市場下,誰又能說這樣的情況不會發生呢?
監管層當然不會坐任這樣的情況發生,畢竟一旦發生就將會是一連串的反應,按照目前市場保本基金超2000億元的規模來看,一旦發生違約,任何一家基金公司都將傷筋動骨。
不過證監會也沒有一棍子打死,鄧舸表示,申請注冊連帶責任擔保方式保本基金產品的,基金公司須提前做好壓力測試,妥善安排最終風險承擔機制,確實履行受托人義務,保護好基金持有人合法權益。而對于采用買斷式擔保方式的保本基金產品,基金公司在充分評估風險、合理測算風險承受能力基礎上,可正常申請注冊。
不過基金君從多個基金公司人士處得知,目前市場上罕見買斷式的保本基金,“畢竟在合作中基金公司是處于弱勢的,擔保機構沒必要將自己拖下水。”那對于基金公司而言,有了證監會的力挺,是不是身板馬上就硬起來了?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讓基金公司來習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