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快遞哥爆倉 老毛病是否會再犯
“雙11”購物狂歡已過去幾日,惠州的快遞行業也隨即打響了“攻堅戰”。相比往年的“應接不暇”,今年惠州各大快遞公司紛紛趕在“雙11”前,通過增加車輛、人員來分擔快件量“爆倉”的壓力。
不少快遞企業負責人表示,“雙11”已進入第8個年頭,隨著快遞傳送、分揀技術的不斷成熟,加之早前積累的豐富經驗,雖然送貨量在增長,但已能從容應對“雙11”。
快遞公司車輛和人員翻倍增加
國家郵政局11月12日發布監測數據顯示,11月11日全國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2.51億件,同比增長52%;全國主要電商企業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3.5億件,同比增長59%。
在如此之大的業務量面前,快遞行業屢受詬病的“老毛病”是否會再犯?
“雙11”過后,記者走訪發現,街頭隨處可見開著三輪車送快遞的快遞員,各大快遞公司的倉庫也是積壓了滿滿的貨品。
惠州日日順快線物流服務中心總經理謝子龍告訴記者,今年天貓推出了預售服務,先交訂金,11日凌晨付尾款,這些預訂的商品在11月10日就已經抵達倉庫。平時一天大概要到貨300多平方米,但11月10日已經到貨600多平方米,為此,他們也備足了倉庫,比平時訂多一倍的倉庫。
“平時一個月大概是3000多單,‘雙11’幾天就能超過一萬單。幸好有備足倉庫,去年‘雙11’到件也就是5000多件,截至14日已經到件10000多件了。”謝子龍說,不僅是倉庫,運送的車輛、快遞員更是幾倍的增多。
早在今年10月,惠州各大物流公司便開始“招兵買馬”,仍以日日順為例,平時10輛送貨車,“雙11”期間共有54輛車在送貨,而快遞員也從平時的20人增加到108人。
此外,不少快遞公司還與社區小超市等合作設立快件寄存代收點,提高派件效能、減輕站點庫存壓力。
快遞員工作量大增收入過萬
走訪中,惠州各大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均表示,13日當天,已經有不少“雙11”物品到惠州,開始出現高峰,但大多是廣東來的貨品,因此,真正的高峰期還未到來。
“等北京、浙江、上海等外省來的物品到惠州,那時才是真正的高峰期,而這樣的形勢預計會持續一個禮拜。”14日上午,趁著送件打電話的等待間隙,韻達快遞的快遞員小施跟記者聊起了“雙11”后的忙碌。
小施告訴記者,現在的工作量跟平常相比,大約是三倍,所以,在近幾天的配送速度上也在加快,而為了提高送貨速度,他在站點裝貨時就會根據收貨地址的門牌號把貨物依次排序,按順序“挨著送”。
當然,由于快遞量成倍增長,送件人手緊缺,一些快遞公司的“老板”也親自上陣,日日順的謝子龍也是其中一員。
當然,辛苦的背后,收入相應也在增長。
有人透露,因為快遞員還要幫忙安裝家電,收入會高一些,平時一個月大概有6000元的收入,“雙11”期間大概能掙到12000元以上,“但這都是辛苦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