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虛入實價值股走勢可期 創業板創下八連跌的紀錄
創業板的估值修正自2015年創下最高點就開始了,經過這一年半的修正,創業板估值偏高的狀況依然嚴峻,大盤股估值和小盤股估值差距很大,這在全球來看都是很特別的情況。估值較高的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A股過去上市困難,已上市的股票尤其是小盤股隱含了殼價值;另一方面是因為A股的投資人結構仍是以散戶為主,換手率高,對長期估值的重視程度較低。1月19日兩市成交額跌破3000億元,創出2014年11月21日以來的新低,A股市場情緒低迷。創業板的調整尚未結束,但是2017年全年來看,對整體市場還是偏樂觀的看法,預期A股走勢會與2016年熔斷以后的走勢差不多。
但是,自去年開始,這兩方面因素都在發生變化。IPO審批加速使投資者的選擇變多,對公司質地的要求變高,A股的估值會發生結構性變化,這也是脫虛入實在資本市場的體現。另一方面,市場投資者的觀念也在逐漸發生變化,現在要找到未來持續具有高成長、有吸引力的股票的機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會回到從價值角度去尋找投資機會。今年上半年還是價值股的走勢會比較好,創業板在上半年壓力還是很大。
而對于今年全年的整體市場走勢,還是偏樂觀的。今年A股市場會緩步向上,大概率不會有急漲或者急跌的行情,投資策略上偏向于區間操作。回顧去年的金融市場,美元、黃金、大宗商品表現較好,顯示出投資者的避險情緒,然而經過去年一年的炒作,這幾類資產已經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全球低利率時代行將結束,但市場資金仍較為充裕,投資者有愿意調高風險偏好,在樓市打壓、債市風險暴露的背景下,權益類市場是不錯的配置機會。
今年比較有看點的行業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涉及大消費的行業,一些偏傳統消費的估值較低,但卻有實實在在的業績,新興消費中也有部分低估值的個股,需要細心挑選。還有一類是PPP概念股,市場普遍認為貨幣政策的空間有限,財政政策成為支持經濟向上走的有力支撐,其中蘊含了不少投資機會。而成長股在今年會相對弱一些,需要在合適的時點、合適的價位去布局,目前來看,移動通訊升級和消費電子產品出新可能會帶來投資機會。
客觀現實中的企業經營在自身歷史縱向和行業橫向方面均呈現出四種運行模式(宏觀經濟和國家興替同樣如此):興衰交替型、穩定發展型、萬物俱滅型、加速成功型。投資者基于不同的世界觀,對客觀世界做出映射形成交易的過程中,也經常在均值回歸、投資偉大、做空策略和尋找成長奇點四種路徑下做出傾向性選擇。加之大量隨機交易行為(中國市場特別顯著)參雜其間,單一投資策略在復雜市場環境下總是難以持續有效。
就基本面投資而言,撒網式投資而后祈禱的方法是難以奏效的。金融市場的運行告訴我們,(風險)投資回報遵循冪律而非正態分布:一小部分公司完勝其他所有公司,小部分行業出現的情緒極端偏離也經常是年度最大投資收益(或損失)的來源所在。
從中長周期看,2017年也許是開啟權益投資黃金時代的元年:“大城市化”有望代替“城鎮化”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抓手,2014年后一批800萬人口以上城市房價的大幅上漲,背后有堅實的基本面基礎:人口持續流入,分工效率提升,集聚創造新的生產力。而中國每年誕生出相當于美日德總和的理工科大學畢業生,更將加劇這種集聚和創新,使我們有望在生物醫藥、半導體、汽車等等領域實現新的產業升級。同時,世界上人口最多年齡結構最好的中產階級群體理財需求的迸發,會為未來權益市場投資匹配可觀的增量資金。
迄今為止,市場對2017年宏觀基本面的爭議不大,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濟持續溫和復蘇,中上游盈利明顯改善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全社會以固定資產投資為代表的風險偏好并未顯著上升,這使得經濟很可能出現難得的宏觀數據持續一般而微觀企業盈利不斷改善的局面,這種局面大概率是有利于權益類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的。不利的是,從歷史對比看,目前全市場市值及絕對估值的中位數仍然處于較高水平,經濟回升和打擊金融杠桿導致的資金水位不斷下降對高估值行業和公司的壓力將在全年內持續存在。跨市場來看,港股市場的周期股可能是難得的價值洼地。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