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搖擺不定 市場會出現短暫波動的風險
自從特朗普意外當選美國總統,為長達八年的美股牛市注入新動力后,現已五個多月了。環球股市的表現符合市場(包括我們)的預期:經濟增長和通脹經過多年表現黯淡后,商業、消費信心指標及企業盈利出現改善,支持股市、高風險企業債券及工業商品上升,惟政府債券下跌。特朗普關于強勢美元、低利率政策等方面的表態幾乎全盤推翻他在此前競選中做出的承諾,引全球市場嘩然。
特朗普團隊最近在美國國會提出以新醫保法案代替“奧巴馬醫療法案”,但在共和黨議員的反對下遇到挫折,成為通貨復脹勢頭的首個阻力。投資者開始質疑特朗普能否在推動通貨復脹的主要元素上取得進展,例如削減稅收、撤銷商業監管及增加基建開支等。
投資者現時是否應該暫停投資?還是通貨復脹的升勢會持續?我們認為美國未來會達成稅務協議,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尤其是共和黨將致力推出增加收入的項目以應對刺激經濟的措施,長遠而言能夠平衡已削減的稅收。所以,雖然現時是美國商業周期的尾段,但我們仍然認為“通貨復脹的升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直至目前為止,德國的財政政策爭論似乎會促使歐元區實施較寬松的政策。該國一旦推出財政寬松政策,將對該區的經濟帶來支持。我們也看到有跡象顯示亞洲的出入口展現復蘇 ,同時俄羅斯和巴西現正步出持續了多年的衰退。在中國,由政策造成的經濟穩定在這方面顯然有幫助。
對于中期(6至12個月)而言,我們預期各個股市將表現優秀。因此,環球股市仍然是我們偏好的資產類別。盈利增長預期強勁,由經濟“摸索前行”模式轉向“通貨復脹”顯示未來應該不會有重大的變動。然而,由極端寬松的貨幣政策逐漸轉移至某些地區的估值上調,顯示股市的升勢未來會由盈利增長而非由市盈率擴張所帶動,這是周期后段的正常現象。此外,貨幣政策仍然帶來支持,而動力也維持強勁。
歐元區是我們看好的股市。估值相對低于美國,但當地的經濟展望改善,加上市場減少對貿易戰的憂慮,令2017年的盈利增長預期上升。有跡象顯示德國的消費上升,歐元早前表現疲弱帶動歐元區的出口上升,暗示了當地及外來動力的復蘇可能會令股市受惠。
我們也看好亞洲(日本除外)股市。經濟數據現正改善,美元表現平穩應屬利好因素,因為美元穩定意即當地政策可以維持寬松,令當地可能得益于外國證券組合的流入。估值合理,盈利按雙位數字擴張,該區仍然受機構投資者偏低持有。在亞洲,印度及中國(尤其是“新經濟”行業)仍然是我們喜愛的市場。韓國亦可能是受惠者,因為政局不明朗的情況減少、該國大量投資于創新及品牌建立及環球貿易增長普遍上揚。
至于債券方面,我們顯然偏好企業債券多于政府債券,尤其是對加息不太敏感的市場。因為隨著通貨復脹逐漸形成,以及美聯儲逐步撤銷寬松的貨幣政策,發達市場政府債券的收息率可能會漸漸走高。與此同時,企業償債能力可能會改善。
所以,我們看好美元浮息優先債券和發達市場高息債券。雖然兩項資產類別均有重大的信貸風險,但收益率較高,且對息率上升不太敏感。事實上,優先債券提供浮息,應可受惠于收益率上升。
然而,我們對亞洲債券較為謹慎。在亞洲美元市場,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的發行商占大多數,這使投資者承受較高的集中風險。雖然中國收緊外匯管制及逐步加息有效抑止資金外流,但如果市場對中國愈趨憂慮或中國投資者的資金流入減少,可能會導致市場顯著回落。再者,亞洲高息債券的估值看似過高。因此,我們看好投資級別債券多于高息債券,并偏好亞洲高息債市內的高質素債券。
短期而言,股市及其他高風險資產可能會表現疲弱,特別是在這個時候,因為這是季節性的趨勢及法國即將舉行大選之故。縱然我們預期歐洲一些國家的“疑歐派”不會奪得權力及損害全球甚至區內的經濟前景,但由于選票搖擺不定,市場顯然會出現短暫波動的風險。
此外,部分市場指標如各資產類別的引伸波幅等,確實顯示了投資者的取向。不過,相關的基金經理調查顯示仍然有大量現金閑置,這是股市進一步上漲的端倪。有趣的是,我們看見大多數投資者仍然聚焦于由收入產生的資產而非純粹側重增長的資產。這暗示增長型資產一旦回落,跌幅將會相對有限,而且是入市的良機。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