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停牌權被濫用 停牌多為躲避股價下跌
數據統計顯示,自7月份以來,臨時停牌的上市公司多達35家,至于停牌原因大部分為籌劃重大事項。在當前停牌的公司276家公司中,連續停牌天數超過100天的達到39家,由于長期持續,投資者交易權嚴重受損。
深圳某券商分析師向時報君表示,目前臨時停牌的上市公司,很多是因為股價下跌幅度過大不得已為之,如果繼續下跌,大股東質押股票很可能面臨爆倉,但上市公司停牌權利被濫用,也會造成指數失真和市場流動性枯竭,對投資者來說也不公平。
事實上,在2015年股災期間,上市公司就將停牌作為躲避股價下跌的利器,甚至出現千股停牌的奇觀,停牌公司比率一度超過52%,導致市場流動性失衡,各種股票指數嚴重失真。上市公司停牌權被濫用,停牌多為躲避股價下跌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日, A股3297只個股中,共計有276只股票處于停牌狀態,停牌率逾8%,其中連續停牌天數超過100天的有39家,停牌天數在200天以上的有9家,停牌時間最長的為*ST新億,連續停牌天數已經達到396天。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因為大股東股權質押觸及警戒線甚至平倉線而停牌。一直以來,上市公司停牌理由眾多,但以重大事項和籌劃非公開發行兩種理由最為常見。上市公司如確有必要延期復牌的,在得到董事會批準后,可以在停牌期滿前申請延期復牌,累計停牌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個月。
如果繼續停牌,在得到股東大會批準后則可延期到累計6個月。如此,上市公司便有了相當便利的操作空間。上市公司平均停牌時間長、隨意性大、信息披露籠統,A股上市公司的停牌率和平均停牌時間,遠遠超過港股、美股等成熟市場。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是,萬科在A股停牌時間長達6個月,而在港股只有不到20天。而在美股市場,只有短時間的交易中止:一是出于信息披露需要,二是為緩解股價急劇波動。
要徹底扼殺上市公司“想停就?!敝L,還得在日常監管中發力。一方面,交易所要加強對申請停牌上市公司報告的審查力度,定期抽查在停牌過程中的項目進度與初始報告的對比吻合程度,對于那些存在明顯欺詐和前后出入很大的停牌公司,一經發現便強制復牌,同時給予相應的處罰。
另一方面,對那些濫用停牌權利,信息披露不真實、不準確、不完整及違反相關公開承諾的上市公司,交易所可采取監管措施或予以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交易所應及時提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核查并做出嚴肅處理,同時,建立投資者補償機制,補償因停牌時間過長導致的投資者損失。只有在從嚴監管、大幅提高違規成本的環境下,上市公司才有可能增強自覺性,隨意停牌、任性停牌問題才有機會獲得實質性解決。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