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鞋業依托展會做大市場
在國際金融危機風浪過后,鞋企正在迎來生產供不應求的發展春天。單單5月份,先是有第107屆廣交會上鞋企斬獲無數訂單,后有中國東莞國際鞋展、鞋機展順利落幕。因為訂單豐沛,不少鞋廠把訂單價格提高了一至兩成;再加上皮鞋反傾銷案件的塵埃落定,皮鞋求購市場慢慢回升,這無不預示著今年鞋行業正在快速復蘇。
基于此,島城眾鞋企紛紛加入轉型升級的大軍。大型企業醞釀傳統產業現代化、多元化發展;中小企業更多地則是立足自身優勢尋求合作共贏。山東的4大制鞋集群青島就占了三個,而近2-3年內當地政府計劃把即墨藍村打造成江北最大的鞋都。縱觀江北市場,青島鞋業正風生水起。
龍頭企業謀劃轉型升級
作為傳統產業,皮革行業加快增長方式轉變,依靠工業設計、技術創新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成為迫切之需。
5月底,亨達集團與海爾、海信兩家國字號企業,并肩成為青島市首批榮膺山東省“工業設計中心”的3家企業,這是亨達集團繼皮鞋行業唯一“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后又一重要研發平臺,也成為皮革行業加速轉型升級的又一重要引擎。亨達集團董事長王吉萬表示:“此次榮獲山東省首批工業設計中心,進一步提振了亨達發展的信心,我們將依托這個新的平臺,積極響應國家‘轉方式、調結構’的政策,強化工業設計能力,推動皮鞋行業轉型升級。”
依托“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研發平臺,亨達每年將營業收入的5.6%投入到研發工作,建立健全了創新激勵機制。先后引進了三維CAD鞋樣設計等高端研發系統,并與國際知名品牌和國家專業科研院所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取得了豐碩的創新成果。目前,亨達申報和獲得授權的國家專利已達610項,主持參與國家行業標準39項,150多項產品(技術)獲省級或國家級大獎,創新成果居行業第一。
而與亨達齊名的雙星集團,則以制鞋工藝上的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改進工藝,改造設備,技術升級,來實現制鞋過程中的節能減排問題。據悉,僅2009年一年,雙星集團通過節能減排節省費用6000多萬元,累計“十一五”期間節能量比2005年節約30%,超出了國家要求的5年降22%指標,為企業提高效率、降低費用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成為國內制鞋企業低碳經濟發展的典型。
中小企業尋求資金扶持
據統計,青島即墨市藍村鎮2009年皮鞋產量突破1億雙,產值實現50億元,全鎮擁有2枚山東省和青島市著名商標,200多個注冊商標,200余條生產流水線,規模企業30家,產品銷售占有全國1000多個市場,成為名副其實的江北最大制鞋產業基地。
該鎮領導在深入企業調研后發現,資金短缺問題成為阻礙企業做大做強的障礙,由于近幾年該鎮實施“退村進園”,企業大部分資金用在建設廠房上,設備更新及流動資金造成短缺。為了有效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這一瓶頸問題,該鎮主動與金融部門溝通,爭取他們對制鞋業的資金扶持,但由于制鞋企業大都是租賃場地建設廠房的現狀,不符合抵押條件,被“拒之門外”。民生銀行了解這一情況后,主動與當地政府、企業聯系,在3個多月的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為藍村制鞋業“量身定做”,在青島市率先出臺了“三戶聯保”新型放貸機制,這無疑是給該鎮的制鞋產業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