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顯示:廣州飲食文化
生活習俗很快融合,廣州不僅成為嶺南文化的中心地,而且其飲食文化在嶺南飲食文化中也獨具特色。
古廣州一帶河汊縱橫,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其西面、東面和北面丘陵環繞、林豐草茂,嶺南佳果豐富,飛禽走獸亦多;南面臨海,灘涂遼闊,出產不少咸淡水產和兩棲類動物,這使古廣州成為中國飲食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廣州主要以粵菜為主,粵菜的形成歷史悠久。早在漢魏時期,一批批中原人移居嶺南,使廣州飲食文化深受中原飲食文化的影響。鴉片戰爭后,歐美各國的傳教士和商人大量涌入,廣州萬商云集,為廣州飲食業的發展提供了廣泛的市場。粵菜博采中原美食和西餐之長,再吸收廣東境內地方菜的優點,正如廣州的文化,融匯古今,貫通中西,形成了有別于國內其他地區、獨具特色的廣州飲食文化,并贏得了“食在廣州”的美譽,名揚海內外。
廣州食肆眾多,遍及大街小巷。幾乎全國各大菜系、世界各地風味都可以找到。既有蓮香樓、陶陶居酒家等百年老店,也有新荔枝灣、唐苑酒家等新派酒家。廣州酒家辦公室主任趙利平介紹說:“全廣州有幾萬家餐飲企業,不管在哪個地方,或者在什么時候,你都可以找到吃的,而且你想吃什么,在廣州都可以找得到,24小時不夜城。你想吃日本菜也好,你想吃西餐也好,你想吃傳統粵菜也好,你想到什么廣州就有什么。”
說到美食,粵菜最具代表性。粵菜取百家之常,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善于變化,品種多樣。早在1956年,“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上介紹的萊品便有5447個,與菜品有淵源關系的點心815款,數百種小吃。粵菜在選料方面非常廣博奇特,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幾乎都在烹煮之列。粵菜講究鮮嫩爽滑,夏秋清淡,冬春濃郁,使用獨特風味的調料,采用煲、烤、泡、炒、熬和焗等技法,烹制出獨具地方風味的佳肴。
廣州人喜歡煲燙、喝涼茶。廣州地處亞熱帶區域,這使得去濕清熱成為居民生活的必需。除了最簡單的喝涼茶外,還可以煲湯。但靚湯沒有涼茶的苦味,同樣具備清熱效果,因此成為人們的至愛。退休工人陳芳告訴記者:“廣州人沒有湯就吃不下飯,基本上天天都煲,我也是天天煲湯。有時就煲點養顏的湯。廣州人喜歡健脾胃的湯和滋潤、養顏(湯),就是那些五臟六腑都補的湯。”
另外,廣州的茶市也是廣州飲食最能吸引人的一大特色。以前廣州只有“早茶”,現在已發展成早、午、夜三個茶市。幾乎所有的酒家飯店都開設茶市,茶市供應各式咸甜干濕點心,價格也很實惠。
廣州的美食吸引無數游客慕名而來,感受這獨特的嶺南飲食文化。來自遼寧的游客趙剛先生告訴記者:“廣州文化也是很豐富的,和北方不一樣的風格。粵菜還是不錯的,吃比較豐富,做工比較精細。在廣東這地方,其他菜式都有,東北菜、云南菜都很多。但還是比較喜歡粵菜。”
廣州飲食把吃和烹調提高到藝術的境界上來,成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大大豐富了嶺南文化的內涵和特色,對中國以及亞太地區的飲食文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廣州地區飲食行業協會會長秦監洪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粵菜有得天獨厚的基礎,有嶺南特色的飲食文化,改革開放30年,粵菜始終引領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潮流,食在廣州‘響譽全國、走向世界。在世界上,只要有華人的地方,都有粵菜的出現。”
第16屆亞運會將在廣州舉辦,屆時廣州將迎來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游客,相信異彩紛呈的廣州飲食文化定能給賓客留下美好的印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