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亞麻:換一種方式重生
哈爾濱亞麻廠整體搬遷的消息曾經轟動一時。
上世紀90年代,當亞麻產業在全國迅速發展之時,“一五”時期建設的亞洲最大的亞麻資不抵債的境地。
2008年10月,哈爾濱亞麻紡織有限公司已經離開了它的誕生之地,異地(雙城市)重建。新廠區擁有亞麻紡紗錠4萬錠,各類織布機400多臺套,漂染生產線10條(套),年可生產亞麻紗5500噸,亞麻面料1200萬米、漂染亞麻面料2000萬米,安排4000人就業。
雖然歷經蝶變重生,但是其地位和實力卻與當年的哈爾濱亞麻廠不可同日而語。
哈爾濱亞麻廠的弱化,使黑龍江的亞麻加工企業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雖然亞麻紡錠由1995年的11.5萬錠發展到2010年后的16.8萬錠,但亞麻紡錠占全國的比重已由過去的63%以上降為現在的38%。
輝煌后的落寞
可以說,中國的亞麻產業是從黑龍江開始起步的。
上個世紀50年代初建廠的哈爾濱亞麻廠,曾是世界僅有的四個大型亞麻廠之一,世界第二大,亞洲第一大。
最輝煌時,1套亞麻西裝可以換回5套日本西裝,曾是國家確定的512戶重點企業之一,產品60%銷往國外,且在歐洲市場免檢。從上世紀90年代起,哈爾濱亞麻紡織走入低谷。2006年12月,全國企業破產兼并和職工再就業領導小組批準了哈麻集團政策性破產。
曾幾何時,亞麻是黑龍江一張獨有的亮麗名片。
在上個世紀,哈爾濱亞麻廠的101亞麻細布和雙鶴牌亞麻紗聞名于世,獲國內外多個獎項。出口順暢,年創匯1億美元。國內市場亦購銷兩旺。與麻紡廠相配套,全省建有年產1000噸打成麻規模的國有亞麻原料廠23家、鄉鎮亞麻廠上百家。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農民種麻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全省40多個縣、600多個鄉鎮、7000多個村屯都有麻田。70多萬麻農得到了實惠。
而今,黑龍江亞麻輝煌不再。據不完全統計,黑龍江全省有亞麻紗錠17萬枚左右,實際開工的只有10萬錠。在國際金融危機時期,黑龍江當地亞麻廠的開工率更低。
原料種植更是大幅度萎縮,農民種麻的積極性不高,亞麻種植面積多年來連續下降。在亞麻花的盛開季節,黑龍江地區已經很難覓到藍色亞麻花的蹤影。
原料種植的萎縮進一步加劇了黑龍江亞麻生產企業的困境。因為黑龍江當地生產的原料質檢和數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亞麻生產企業的需要,當地的亞麻企業所需原料大部分都要依賴進口。黑龍江地處我國東北,距離港口較遠,進口原料的運輸成本大大增加。
“和東部企業相比,我們有人力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但是我們的劣勢也比較明顯。原料的運輸成本高,銷售渠道建設落后等嚴重制約了黑龍江亞麻產業的發展。”一位黑龍江亞麻紗線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亞麻光景好的時候,曾經流行一個觀點叫做“沾麻即富”。當時全國的亞麻生產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雖然當時黑龍江亞麻企業,特別是哈爾濱亞麻廠的危機已經存在,但并沒有表現得特別明顯。
在國際金融危機到來時,黑龍江亞麻企業家們的落寞感非常強烈。“當時,原料價格高漲,產品單價卻下降。開工就有虧損的危險。開多少虧多少。就在我們虧損的時候,東部沿海亞麻企業卻還在賺錢。”一位亞麻廠負責人告訴記者他的困惑。
再騰飛的基礎
即使在中國亞麻產業中心逐步從中國東北部轉向沿海地區之后,哈爾濱亞麻廠依然在扮演著亞麻產業搖籃的角色。
如果參加麻紡技術論壇,你會發現沿海工廠的技術人員很多都操著東北口音。如果走訪沿海麻紡企業,你會發現他們工廠的技術總工多來自哈爾濱亞麻廠。
黑龍江培養的一大批亞麻紡織專業技術人才惠及了整個中國的亞麻產業。部分企業倒閉,薪酬缺乏競爭力,管理體制落后成為很多技術人員離開黑龍江的理由。與此同時,東部沿海企業為這些技術人員敞開了大門,他們提供住房福利,給出高工資,甚至幫助技術人員解決家屬就業和子女教育問題。
“如果家鄉的條件能夠稍微好一些,我還是愿意留在黑龍江。畢竟那是從小生活的地方。”在記者和這些技術人員聊天時得知,離開自己熟悉的故土,跑到離家千里的沿海地區發展,確實是不得以的選擇。
人才是一個產業的基礎。黑龍江具備這樣的基礎。產業落后,則人才流失;產業興,則人才聚攏。
雖然黑龍江亞麻種植面積近年來呈現下降的趨勢,但是黑龍江亞麻種植優勢依然存在。亞麻適合在北緯45度~65度生長。除新疆外,黑龍江是國內唯一能同歐洲相抗衡的亞麻產區。
黑龍江亞麻種植面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麻農收益低,種植積極性不高。“如果種植亞麻的利潤特別高,超過了種植其他作物的優勢,即使政府不給補貼,麻農的種植積極性也能上去。”中國麻紡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說。
提高麻農的收益,首先要提高亞麻的出產率。“我們種植一畝亞麻的產量只有300公斤,而歐洲一畝地的產量能達到1000公斤左右。”黑龍江克山金鼎亞麻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慶和說。在近日許吉祥率領的歐洲麻紡考察活動中,黑龍江金鼎亞麻紡織有限公司、黑龍江亞麻科學研究院在優良種子配置上與歐洲方面初步達成了一個合作協議,這將有利于提高黑龍江的亞麻種植技術,促進其亞麻種植產業的發展。
另外,對于黑龍江而言,亞麻的歷史積淀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黑龍江在傳揚亞麻文化方面也將有大手筆。據了解,全國唯一的亞麻博物館將在黑龍江蘭西工業園區興建。
黑龍江亞麻重生的程序已經啟動。根據現實情況,它需要換一種方式實現再次輝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