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鞋業:把企業建成職工之家
20周年慶典大會上,王基財給老員工發放紀念品
■采訪手記
企業家的責任
王基財身上凝聚著“福清哥”那種敢吃苦敢拼搏的特質,當年他毅然砸破人人羨慕的鐵飯碗,下海創業。在其堅毅的背后,有柔情細膩的一面,他知道普通員工的想法,早在多年前就全面落實全員勞動合同簽訂、安全事故和職業病危害防范等工作,為職工投保社會保險和工傷意外保險。
“關愛員工,善待員工,就是企業發展的根基。”這位當過兵、國企工人出身的老板,經營企業有其與眾不同的一套。他有許多擴大企業規模的機會,但還是選擇扎扎實實,一步步前行,他說,這也是對跟著他干的員工們負責,“企業家”就是要把企業建成職工之“家”。
王基財仗義疏財,是當地人眼中的善人,他樂善好施,致富不忘回饋社會,熱心公益事業,多年來一直參加扶貧幫困和捐資助學活動。
事業成功了,王基財也獲得了很多頭銜和榮譽,福州市人大代表、福清市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副會長、福清市沙灘鞋業協會副會長……但他最珍惜的是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他說,這塊獎牌是“全家人”一起努力得來的,也是“全家人”共有的榮譽。
“小劉,要出去呀?這么熱的天,注意點,別中暑了!”采訪結束時,王基財送記者出來,正趕上員工下班,他笑容可掬地與員工打招呼。記者發現,王基財能叫出不少員工的名字。
王基財是福建省福清市福星鞋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企業規模不小,員工2000多人,但王基財的辦公室并不大,20多平方米,而且就在一樓。“這一方面也是為了方便員工找我,他們有事,可以隨時來找我!”王基財說。
在僑鄉福清,福星鞋業的名氣不小,就在今年6月,這家企業舉行了隆重的成立20周年慶典,福清市四套班子在家領導悉數到場。
福清雖然民營經濟高速發達,但像福星鞋業這樣有著20年歷史的民企并不多。“視員工為最大財富,注重人才培養,這樣才能在經濟社會發展變化中立于不敗之地。”王基財認為,關愛員工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支穩定的員工隊伍
來自江西的肖家輝、羅陶香夫婦1995年來到福星鞋業,一直沒有離開過。肖家輝從普通工人干到課長,現在夫婦倆月收入達6000元左右。
像肖家輝夫婦這樣的員工,在福星鞋業還有不少。“我們有一個完善的員工成長平臺,只要你有才干,公司就能提供相應的職位。”王基財介紹說,現在企業的管理干部大部分是由普通員工成長起來的,企業每年都組織員工進行相應的培訓。企業一旦有管理崗位空缺,就向員工發布內部崗位招聘信息,實行競爭上崗。“與其花大量人力物力向社會招聘,還不如把這些錢投入培訓,讓自己的員工成長起來!”
在勞動密集型企業,每天面對同樣的機器,重復一樣的動作,是讓許多員工感到枯燥和厭煩的主要原因。在福星鞋業,員工可以開心地工作,因為他們有個“崗位互換”的政策,“只要員工提出,我們都會盡量滿足,幫他們調換新的崗位。”王基財向記者介紹,因熟練程度問題,表面上看雖然影響工作,但讓員工快樂工作而激發出來的潛能是無法估量的。
當改革浪潮席卷東南沿海時,愛拼敢拼的王基財毅然砸破了鐵飯碗,下海弄潮。在他的心目中,員工擺在了首位,“一支穩定的員工隊伍是辦好企業的先決條件,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高質量的產品和一支穩定的企業隊伍是關鍵。”王基財告訴記者,硫化鞋制作由原來的40幾道工序發展到現在需要100多道工序后,技術要求更高了,為此每隔一段時間,公司便會選送一批技術工人到蘇州等地接受培訓。
每年的廠慶上,王基財都會給老員工發一份特別紀念品,今年20周年的廠慶上,工作滿10年以上的老員工分別領到了手提電腦、手機等獎勵。“員工是企業發展的功臣,我們應當給他們相應的回報!”
王基財善待員工,也得到了回報,在缺工嚴重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福星鞋業員工隊伍卻很穩定,數年來員工流失率都保持在1%左右。
“創業以來公司和員工之間從未有過糾紛事件。”這是王基財最為得意的一件事。
后勤跟生產同樣重要
王基財平時很忙,但再忙有件事他都不會忘記,那就是到食堂檢查。“飯菜可不可口,衛生做到沒有,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每次他到食堂,都要坐下來與員工深入地交談。
“后勤跟生產同樣重要,員工吃得飽,住得好,才會安心生產。”王基財認為,關心員工包括每一個細節。菜金按成本收取,干飯、稀飯、饅頭、菜湯、夜宵全部免費。福星鞋業員工不僅吃得好,而且住宿的條件也很優越,員工住宿全部免費,宿舍不僅有獨立的衛生間,還配備了空調、電視等,雙職工安排夫妻房。
王基財還花巨資修建了花園式工廠,“企業離市區有段距離,要讓員工在這里生活跟城里沒啥區別。”福星鞋業有許多老員工,大部分來自外省,為讓他們安心工作,企業鼓勵他們把孩子帶到身邊來。為此王基財自己多次出面,與周邊的小學溝通協調,目前企業職工的子女上學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每個月發水果、飲料等物品,也是福星鞋業長期堅持的一項制度。“有時一箱蘋果,有時一箱涼茶,生產旺季時一個月還發三四次,過年時,還有年貨。”來自重慶的員工老王告訴記者,每個月都能拎東西回家的感覺特好。
20年間,王基財每年都為員工送年貨,準備年夜飯,發紅包。年年除夕夜與員工們歡聚一堂,吃年夜飯,這些都成為雷打不動的“鐵規”。春節后上班的第一天,為全體員工團拜,提供果品犒勞他們,并給他們每人送上一個紅包,也成為公司的慣例。
“公司每年都為農民工送年貨,發紅包,讓我們切實感受到公司大家庭的溫馨。”來自重慶的農民工吳世軍說。
王基財每年除夕夜都不在家,家人難免有意見,為此,吃年夜飯時王基財把自己全家人都叫到企業,跟員工一起過。“他們經常說我把員工看得比家人還重,我跟家人說,先是‘大家’后才是‘小家’。”
讓員工感到生活在家里
“我是企業的一家之主,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員工的家長,家庭成員豈有不知家長手機號碼之理?”王基財告訴記者,所有員工都知道他的手機號碼,但打電話給他的不多,員工有事多是發短信。
“管理上有哪些不當之處,管理層有哪些問題,企業生產發展上的建議,工資福利的調整建議,短信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對于每一位員工的來電和短信,王基財都會認真地處理,能當場解決的,立即回復,需要進一步核實的,也會向員工說明情況。
“前一段,員工發短信說,申請了夫妻房,但許久沒見回音。我了解后才知道,由于那段時間申請夫妻房的員工比較多,行政后勤一時安排不過來。”王基財立即召集相關負責人開會,馬上騰出11間房子。
讓員工感到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樣,這是王基財給企業的定位。為讓員工有這樣的感覺,福星鞋業在職工文化娛樂生活方面舍得投入,建立了籃球場、卡拉OK室等設施,節日里還舉辦各種活動,豐富員工的業余文化。“該配的一定要配,要讓年輕人快樂生活!”王基財在這方面一點也不含糊。
員工有困難,王基財也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馬上伸出援助之手。今年2月,一名女員工被確診為子宮癌中期,王基財立即叫行政部門發出倡議,并帶頭送去了1萬元慰問金。全體員工也紛紛解囊,共捐款3.6萬元。今年4月,針車課一名員工突發腦溢血,員工第一時間就告訴了王基財,王基財立即派人將員工送去醫院治療并送去7000元慰問金。
“每年企業還組織員工外出旅游。”福星鞋業公司辦公室主任劉艷霞告訴記者,集體出游,就像“一家子”,其樂融融。
福星鞋業的員工已把企業當成了家,記者了解到,有些農民工舉家來到福星鞋業工作。重慶農民工石江利、李慧英1999年來到福清,一直就沒回家過年。為了更好地工作,2006年石江利把母親接過來幫忙照看小孩,2009年又把父親叫來上班。除夕夜,他們全家5口人在公司和同事們一起吃年夜飯。
連續幾年來,留廠的員工都達到千人以上,許多員工甚至把遠在外省的親人接到廠里來一起過年。
今年4月,福星鞋業被評選為“福清市和諧企業”。
■鏈接
福星鞋業創辦于1991年,經過20年的辛勤耕耘,已發展成為一家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制鞋企業,是世界知名供應商的合作伙伴,產品遠銷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2010年,福星鞋業產值突破兩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