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校服再爆質量問題引發關注
上海市質監局最近一次對學生服產品(校服)的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上海市質監局公布的第二批學生服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抽查的30批次產品中,有7批次不合格。此次抽查主要依據相關國標和行標的要求,對校服的纖維含量、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項目進行了檢測。
記者了解到,這7批次不合格產品中,由上海光明針織總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針織)生產的“dGm”學生服,被檢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質量問題嚴重;另外6批次學生服產品在纖維含量、pH值等項目上被檢出不合格。
這是今年年初上海校服“質量門”事件之后,再次出現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這樣的嚴重質量問題。
染色時使用違禁染料
“校服或者其他面料中檢測出有毒芳香胺,主要是由于面料的染整加工過程中,也就是染色時使用了禁用染料。”北京服裝學院輕化工程教研室主任王建明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需要注意的是,現在使用的商品染料80%以上都含有偶氮結構,但并不是所有的含有偶氮結構的染料都是禁用染料,只有那些還原后生成23種芳香胺的是禁用染料,有些禁用染料是在生產過程中催化劑含量較高,例如汞;染料中有些是對人體或者其他生物產生致敏作用的,這些染料均是禁用染料。另外,23種芳香胺中明確有致癌作用的也就4種,是一類的禁用芳香胺,其他是懷疑可能有致癌作用或者致敏作用。
據光明針織官網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各類針織服裝的外貿企業。據了解,2008年初,光明針織在國內創立了大光明服飾、千綺女裝等品牌。此外,該公司更是耐克等多個國際品牌的長期合作伙伴。
光明針織相關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回應指出,在采購的面料方面,公司一直都有嚴格檢查,且公司內部也配有測試中心,但是涉及的致癌物質,公司確實無法測出。而且涉事產品在批量生產前送檢并沒有查出問題。不過由于相應的原料是采購而來,所以目前具體情況并不十分清楚。
國家紡織及皮革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一位擔任主檢的專家告訴記者,我國目前在服裝質量安全領域主要依據強制性國標《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一直對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有著嚴格的要求。在2012年8月1日開始實施的該標準中,新加入了4-氨基偶氮苯的檢測,使得在“還原條件下染料中不允許分解出的芳香胺”的種類上,從原來的23種變為24種。另外,pH值不達標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等癥狀,出現這種問題的關鍵還是企業出于成本的考慮,在后處理時沒有嚴格按照要求做到位,其實并不是技術上不能解決。
上海市質監局表示,抽查中的不合格產品,相關學校均已退回生產廠家。生產不合格校服的企業,已由所在地區質監部門責令其立即停止不合格校服的生產、銷售,限期整改并全部收回不合格產品。
一些企業偷工減料
今年年初的上海校服事件曾引發各界關注,涉事的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因生產的一款冬裝被檢出致癌物質芳香胺被立案查處。
事件發生后,上海市教育、質監等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舉措。落實“雙送檢”成為上海今年校服監管中的重點工作。根據教育部門和質監部門聯合發布的《上海市中小學生校服抽查及送檢流程》,中小學校服要過兩道檢驗關:學校與企業簽訂校服訂購合同后、校服出廠前,企業要向當地質監部門送檢;學校在拿到校服后、向學生發放前,將部分校服送質監部門再次檢驗,防止企業以次充好。兩次檢測均合格后,才能向學生發放校服。
在今年8月27日上海質監局公布的第一批上海市學生服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中,抽查的60批次產品中只有3批次不合格,主要問題是纖維含量、pH值項目,并未出現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有分析認為,目前對于校服生產標準,尚無統一定論,因此只要是服裝廠都可以生產,其結果直接導致了校服質量不一、危害學生身體健康的問題。
“現在國家針對校服沒有標準,因為各學校、各地方的校服顏色、尺寸、服飾、面料種類等差距較大,不可能有統一的標準,但國家對紡織服裝安全是有標準的,主要是國標《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應該包含校服。”王建明說,目前染料的種類和生產廠也很多,有些染料的結構并沒有公開,有些可能是原料不純造成的,在面料的染色過程中,一般是使用染料的人并不知道所用染料是否含有違禁成分,最好是染料生產廠家嚴格質量把關。
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許鑒告訴記者,除了《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對校服質量安全作出了相應的指標限制之外,校服產品其實也有自己的標準,主要包括推薦性國標《針織學生服》、《機織學生服》和一些推薦性行標。這些相應的標準都對校服的質量安全給出了明確的規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