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國際大牌新進成都 超市更“快”
綜合體密集新引進80個國際品牌
2014年1月,成都國際金融中心(IFS)、錦尚中心(陽光新業)、雄飛中心(星際里百貨)、伊藤洋華堂(溫江店)等多個重大項目竣工投運。這些項目均位于成都市主力商圈核心地段,建筑體量超過20萬平方米。
截至1月,成都中心城區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以上商業、商務樓宇項目已達90余個。預計年內還將有高新區東方希望天祥廣場、凱德廣場(天府)、錦江區鐵獅門(晶融匯)、西部國際金融中心、大慈寺城市綜合體(遠洋太古里項目)、華置廣場、溫江新光三越百貨等一批綜合體項目陸續竣工。據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商業樓宇面積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上漲,預計未來2-3年,還將新增商業建筑面積約810余萬平方米。
這些綜合體無疑起到了“筑巢引鳳”的效果。僅今年上半年,成都就新引進了80多個國際一、二線品牌,Louis·Vuitton、Chanel、Prada等眾多國際大牌入駐IFS等。
商圈格局重構零售業發展呈下沉趨勢
成都理工大學商學院副院長花海燕說,一個商圈的形成要有3大要素:商業規模、功能定位和區位優勢。近年成都商圈格局變化明顯,隨著一大批的商業綜合體樓宇竣工,為傳統商圈的升級換代、新商圈的不斷崛起提供了更高端、更國際化的平臺。
“借力IFS和太古里項目,春鹽商圈正式從中低端跨入了中高端商圈。”成都市零售商協會秘書長宋建朝說,今后成都將以服務中高端消費的春鹽商圈為中心,分布在城區東南西北、服務社區人群的商圈,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商圈格局。第一太平戴維斯也在二季度報告中指出,成都零售市場核心區在品牌租賃需求和消費者購買需求兩方面的推動下,現有項目意欲提升商業檔次和品牌品質以增強競爭力,核心區商圈的集聚效應會愈發明顯。除了商圈的重構與聚集,今年上半年百貨零售業還出現了下沉趨勢。“一線城市的競爭越發激烈,更多的百貨、購物中心下沉到二三線市場去拓展市場。”宋建朝說。
業態轉型升級便民連鎖超市增速超20%
隨著商圈重構的加速、外來品牌的涌入,我省零售業競爭愈發激烈。為適應市場變化,各大商超調整業態、細分市場、抓住固定消費群。如成都蘇寧廣場就以“城市奧特萊斯”這一嶄新定位,以大品牌、高品質和低價格三大特點,突圍新城南日益趨同化的商圈地位。
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各大購物中心,連鎖便利店也尤為明顯。上半年,便利店業態不斷升級,進入全面復合式經營的競爭——飲品店、面包店、咖啡店、復印店……多種經營業態正不斷入駐,ATM提款機、交通違章代繳等增值業務不斷疊加。“便利連鎖超市以超過20%的高增速、超過50%的增長貢獻率,成為成都零售業的新增長點。”宋建朝說,目前成都6000多家便利連鎖店,其競爭激烈在全國排名前列。而正是外資企業如7-11、全家等品牌的入駐,促使了本土品牌wowo、紅旗連鎖等的快速發展。隨著百貨零售行業新增長點的推動,以及傳統商圈升級、新商圈崛起的三重效應下,預計全省今年社消零將達到12%。業界聲音以特色綜合體助力打造成都國際貿易中心 □陳洪濤萬達商業管理成都區域公司總經理
面對2014年上半年的成都百貨零售業整體增長緩慢,萬達廣場提前部署,迅速做出調整,加大了運營方面的投入。上半年,整個萬達廣場呈良性增長態勢,其中萬達百貨增長20%之多。面對新的變化和電商沖擊,未來整個萬達廣場對萬達百貨等在內的主力店支持將會更加緊密,相互支撐,相互融合,還會加大營銷力度,多策劃重大活動。商業地產在成都的激烈競爭,一方面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質,另一方面更高端更精品的項目促進了成都的國際化發展。
說到成都的商業格局趨勢,陳洪濤認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會有更多的機會。未來,不同的區域會形成不同的商業中心,百貨和電商的結合會越來越緊密,以春熙路—紅星路—大慈寺為傳統的商業中心將會繼續提檔升級,以區域板塊的副中心將會遍布周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