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商社發力體驗式購物中心
現狀
盈利連續三年下滑
昨日上午,當商報記者見到汪靜(化名)時,作為主城某大型百貨賣場營銷策劃經理的她正忙著與同事一起討論新一期的促銷方案。“此前,我們整個團隊已經熬了兩個通宵了。”汪靜介紹,7月是傳統消費淡季,加之此前連續陰雨和上半年百貨業行業景氣度持續疲軟,商場人氣與去年同期相比冷清不少,如何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促銷,讓她和同事們絞盡腦汁。
而汪靜的感受,在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中也得到了印證。僅今年5月,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下降0.1%,增速較上年同期下滑11.7個百分點。扣除金銀珠寶,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同比增長5.2%,增速較上年同期仍放緩3.6個百分點。
根據世邦魏理仕發布的《報告》顯示,自2010年以來,國內31家上市百貨企業營業利潤平均值從13.6%下滑至2013年的12.4%,連續三年出現下滑。
據《報告》分析,社零總額增長放緩,多元化零售業態的興起,網絡購物的迅猛發展,人員和租金成本的不斷上漲等外因導致國內百貨企業近三年來業績縮水;而百貨有限的經營面積,長期以來對聯營模式的過度依賴也使得國內百貨千店一面。
突圍
重塑核心競爭力
根據《報告》分析,百貨公司想要走出當前困境,當務之急是增強和重塑百貨的核心競爭力。其中包括了拓展門店網絡,擴大連鎖規模;深化聯營,逐步發展自營;引入新技術,打造全渠道零售等。
而在拓展門店網絡方面,可依循內生性擴張和外延式擴張兩種路徑。其中,在實施內生性擴張時,建議百貨公司結合自身條件,采取租賃和自持門店雙輪驅動的房地產策略,以平衡其在擴張進程中面對的規模、資金和經營風險。
《報告》也建議,作為傳統實體零售終端的百貨應牢牢立足于自身的店鋪網絡和品牌優勢,從本地化生活和線下體驗、服務切入線上業務,向橫跨移動、線上、多層次實體店鋪的全渠道零售邁進。
對于百貨業轉型真正想做成功,市零售商協會秘書長李運楊分析,最為關鍵的在于,現在的百貨企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商品經營能力,同時,以挖掘目標客戶需求為核心,借助精確的定位、精選的特有商品、細致的服務及營造更為舒適的購物環境來吸引消費者。
此外,《報告》還預測,中國消費市場仍有龐大的發展空間,中國零售市場仍將保持雙位數的增長,2016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場。
本地調查
商社發力體驗式購物中心
記者通過調查梳理發現,本土商貿“航母”級企業的重慶商社集團如今也開始發力體驗式購物中心業態,謀求轉型。早在去年11月初,由商社集團投資的第一個體驗式項目——巴南商社匯購物中心開門迎客。據悉,該購物中心開業以來至今,已收獲了不少了的客流量。
與此同時,商報記者從銅梁縣政府方面獲得證實,就在今年6月中旬,由重慶商社集團打造的銅梁購物中心項目也已經啟動了招標。據悉,該項目總體量達到37萬平方米,布局有商業步行街、商住公寓、大型購物廣場,以及五星級酒店、高端寫字樓等商業業態。
另外,今年的9月份,由重慶商社集團旗下重慶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傾全力打造的首家一站式Shopping Mall——陽光世紀購物中心也將與主城市民見面。
而據重慶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年報顯示,未來,公司通過零售商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擺脫同質化競爭,預計2014年實現新增網點12家,營業收入326.66億元、利潤總額10.2億元。
來自《報告》統計,百貨店類購物中心化、開展自營業務、提升自有物業比重和線上線下業務聯動成為百貨企業目前主要的應對方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