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棉花行情弱市開局 市場零星交易
2月27日,山東省棉花市場已見零星交易,但行情延續春節之前的弱勢格局。
截至目前,山東籽棉收購完成75%左右,未售的棉花主要集中在東營、濟寧、濟南等地,主要原因是這些地區軋花廠數量不多,棉農銷售無門,加上這些地方的棉花上市相對較遲,用棉農有“一棵棉”的銷售習慣。27日,東營一位棉農介紹,2014年當地棉花單產在560斤/畝一線,較往年略增,但純收購益下降25%以上。目前手中尚存1390斤籽棉,打算在元宵節之后運至周邊的400型軋花廠銷售。對籽棉交售價格,該棉農不抱信心,他說,目前山東籽棉價格在2.50-3.10元/斤,3.10元/斤是價格頂端,再過幾天軋花開秤之后怕是連這個價格也保不住。
對于軋花廠來說,這個春節過得有點“煩”。一是庫存消化較慢,大多數軋花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庫存,其中3128級皮棉提貨價13000元/噸一線、4128級12400-12500元/噸、2227級12300元/噸。這個價格使多數企業處于成本倒掛狀態,出售虧損,不售亦虧損,境遇兩難。二是普遍面臨資金問題,還貸壓力較大。濱州一家軋花廠老板說,他們廠的棉花款大多是社會融資,每月光利息支出就要5-6萬元,企業實在吃不消。
截至目前,山東一些軋花廠已提前復工,說是復工,其實已不再收購籽棉,而是專心銷售皮棉現貨及棉籽,現貨銷售價格延續春節之前報價,但也有個別廠家為回籠資金,將4128級、2227級銷售價格下調100-150元/噸,而一些200型軋花廠的小包棉也多是“清倉”、“揮淚”大甩賣。
各軋花廠的棉籽庫存并不多,但是大家都處于一種兩難心態。一方面棉籽量少,而且皮棉成本倒掛,企業存在力挺棉籽補虧的心態;另一方面,棉籽占壓企業資金,加之年后行情迷霧重重,企業也有“落袋為安”的心理。27日,東營、濱州、德州等地地產棉籽到廠價1.13-1.14元/斤,較春節之前持平,而來自新疆的棉籽到廠價在1.20-1.21元/斤,較春節之前持平。目前,由于下游榨油廠多數仍在春節假期之中,市場棉籽交易幾乎不見。
紡織方面,山東部分大中型紡企已經復工,而少數中小紡企則多在元宵節之后復工。今年復工情況延續往年特點:工人返工率繼續降低。德州一家8萬錠紡企反映,他們廠僅75%的員工按時歸廠上班,其余人員要么推遲復工時間,要么已跳槽。尤其是一些技術工人,跳槽的可能性很大;資金鏈條緊繃。對于多數紡企來說,春節之前大部分都支付了工人工資、獎金及以部分歸還了銀行貸款,年后開工面臨較大的資金缺口,很多企業是“拆東墻補西墻”保持正常開工。
出于這種情況,市場認為,下游紡企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大規模采購原料,這將給上游繼續施壓,棉價或難有好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