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市場恐慌加劇 行情堪憂
在過去一年,香港市場的核心零售街區已經遭遇奢侈品撤退潮,特別是表現疲軟的鐘表、珠寶等硬奢類別門店。歷峰、柏博利、雨果·博斯集團等在本周及上周相繼發布季度業績,均顯示香港市場毫無轉暖跡象,對于奢侈品市場已經萎靡兩年的香港市場來說這并不足為奇,但香港本地媒體稱藥妝店亦飽受游客下跌消費放緩之痛,開始撤離主要零售街區。及至農歷年底,由于租約期降至,藥妝店亦開始出現大面積撤離情況。
過去5個月,香港零售核心區的銅鑼灣、尖沙咀及旺角出現至少14宗藥房遷出個案,其中8宗為提早離場個案,另外5宗租約期滿后退鋪至今空置。其中旺角區為重災區,撤鋪宗數達7宗,而銅鑼灣及尖沙咀分別有4宗及3宗。
對此,中原地產商鋪部董事黃偉基評論稱,近幾個月大陸個人游人數已有所回落,但來港消費的大陸人已鮮有再購買貴價貨品,如燕窩及參茸等,令藥房生意大幅回落,估計農歷新年過后,核心區多個鋪位租約期完結后,4大核心空置率有機會由目前的7至8%,跳升至10%。
2015年前11個月,香港藥品、化妝品零售總額錄得1.3%的跌幅至375.89億港元,盡管跌幅較整體零售額3.1%的跌幅更小,亦好過硬奢、服裝、百貨、鞋履、眼鏡等類別,不過由于藥品、化妝品是香港零售市場第五大類別,僅次于第一大類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類別、第二大類超市、第三大類服裝以及第四大類百貨,因此對香港零售及零售租金市場影響重大。
由于客單價較硬奢及百貨類別更低,香港藥妝店星羅棋布,占據所有核心零售區域,除少數如羅素街這樣頂級核心區長期被珠寶、鐘表、金行占據外,類似廣東道等其他主要街道等均有多家藥妝店分布其中,其中以莎莎、卓悅、萬寧、龍城、金英、屈臣氏等為代表。
綜合市場消息,旺角豉油街龍城免稅大藥房已經打出“執笠清貨”以清理庫存,據稱該藥妝店租約至3月份,此舉顯然不準備續約,而此前同樣由藥妝店承租的豉油街昌記大樓一面積700平米地下鋪位上月已經遷出,該處租約仍有一年方才到期,租金為60萬港元。
另外,銅鑼灣駱克道一處月租約51萬港元的鋪位承租期至2018年9月,藥妝店承租方早于2015年11月便人去樓空,提早34個月退租;另有尖沙咀彌敦道鋪位,有藥妝店以月租約105萬元承租至2017年11月,不過2015年8月該藥妝店便提早27個月離場,目前依然空置,并以約90萬港元放租。
自由行之后,由于大量大陸游客涌入香港,搶購相對大陸市場有最少20%折價的美容產品、更足以信賴的燕窩等營養品和產自新加坡、香港等地的藥品,香港本地藥妝店蓬勃發展,其中代表連鎖品牌莎莎國際更是一躍成為東南亞最大美容連鎖零售商。
不過,自2012年之后,香港零售市場轉冷,過去兩年更是因港陸矛盾加劇以及強勢港元一落千丈,而莎莎等藥妝店成為了除珠寶金行外損失最重的類別,不但營業額、同店銷售、客單價下跌。從2015年二季度開始,大陸赴港游客人數驟減亦令交易宗數開始全線下跌,苦不堪言。盡管莎莎未有關店,不過該公司亦表示大陸游客生意現時難做,轉投香港本地消費市場,新增門店多位于黃大仙、元朗和屯門等住宅區,而該公司表示中期收入跌幅的95%來自尖沙咀、旺角和銅鑼灣等主要來自大陸游客消費的旺區門店。
銷售下跌亦令莎莎前線銷售員工收入整體下跌了15%-20%。而莎莎主要競爭對手——卓悅控股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葉俊亨更是一直試圖賣盤,2015年12月中葉俊亨、鐘佩云夫婦通過其間接持有的公司Promised Return Ltd已經向第三方買家出售5.5億份,約合16.12%卓悅股份,套現3.05億港元。
目前香港政府、旅游及零售業以及諸多投行無一對香港零售市場抱有樂觀情緒,而伴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及股災洗劫中國大陸以中產階級為主的散戶,香港零售市場冷淡狀況恐進一步加劇,而以往人頭攢動的零售核心區商鋪亦預計會繼續迎來零售商退租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