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儂能在中國市場嘗到甜頭 是因為低調行事嗎
近兩年,國內運動健身熱潮的出現為運動品牌產業都帶來福音,包括耐克、阿迪達斯以及一眾本土運動品牌在內,都在加碼中國市場的品牌營銷。然而,此背景之下,卻有一個特殊的存在。雖然迪卡儂不會公布大中華區的具體財務數據,但在過去多年國內運動品牌的艱難背景下,這樣的加快擴張無疑展示了法國品牌的強勢。為此,迪卡儂去年11月宣布,法國品牌未來五年的目標是在中國120座城市擁有500家實體商店。與此同時,中國區的銷售額要占到全球總銷售額的25%。可以看到,中國市場對于迪卡儂而言相當重要。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低調”的迪卡儂在中國市場沒有遇到困惑。在子品牌劃分較多以及市場推廣較少的情況下,消費者對子品牌的認知度遠遠比不上迪卡儂。不少消費者知道腳上的鞋子是在迪卡儂買的,但說不出其子品牌的名稱。相反,人們在路上看到子品牌的運動裝備,卻不一定知悉產品來自于迪卡儂。而這些現象,大多是品牌關系繁雜且缺少市場推廣所帶來的弱點。
迪卡儂,早在1976年創立于法國北部。2003年11月,位于上海浦東的花木旗艦店開業——這是迪卡儂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家商場,由此宣告法國品牌正式進駐中國市場。與耐克和阿迪達斯等運動品牌巨頭不同,過去13年,迪卡儂從未在大中華區贊助體育賽事或邀請明星代言,人們也難以看到其品牌的廣告,該公司甚至在媒體溝通方面也呈現出“敬而遠之”的態度。
在不做硬廣、贊助和冠名等傳統營銷推廣的背景之下,迪卡儂在中國市場的品牌活動相當“樸素”——邀請自己的員工作為代言人,講平凡人的故事;僅在新店開張時才會在地鐵上投放些許廣告;2016年開展一系列大眾足球賽和羽毛球賽,讓贊助活動最大限度地回歸運動本身。顯然,這是一個相當“低調”的品牌。
面對外界的疑問,迪卡儂的回應一如既往,他們表示希望將更多的資金和資源放在產品研發上,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產品,因而營銷費用得到嚴格的控制。這家公司相信,用戶是最好的代言人。
讓迪卡儂感到自信的是,即使缺少營銷行為,法國品牌在中國市場依舊被熟知。首要原因,離不開其運動品牌的涵蓋面和專業性。據了解,迪卡儂旗下擁有21個自主品牌,基本上以運動品類進行劃分,大約涵蓋80項運動。迪卡儂為旗下每一個品牌都設置了研發部和設計師團隊,針對各項體育運動的性質進行專門的產品研發,以保證運動裝備設計的合理性。
其次,迪卡儂在沒有大肆花費在廣告投放的情況下得到“回報”,與其壓縮供應鏈成本有著重要關系。在中國市場,迪卡儂的角色囊括了從研發、設計、生產、物流到零售的整條產業鏈。將整個生產環節掌握在自己手中,迪卡儂的成本消耗得到進一步控制,從而零售價格較低,以吸引大眾消費者。除此之外,注重體驗也是迪卡儂商場的一大亮點——在賣場貨架旁,迪卡儂都會設置一個體驗區,為消費者提供購前體驗,此次千島湖產品體驗活動正體現了法國品牌這一做法。
憑借較高的產品性價比和體驗式服務,從不做廣告的迪卡儂在中國市場嘗到甜頭。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截至2016年4月,平均4000多平方米的大店,迪卡儂在中國61個城市已開設了166家(大陸地區158家,臺灣地區8家)。早在2010年3月,迪卡儂在中國的商場數量僅為23家,單是2015年就加速新開51家,開店速度位列集團全球第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