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榮盛集團2015年度管理標兵劉持軍——業精于勤,學固于思
集團2015年度管理標兵劉持軍
劉持軍,2011年進入公司,是盛元化纖紡絲一部的設備工程師,負責紡絲一部SP1和SP2這兩個車間的設備管理工作。眾所周知,劉工是個“多面手”,而且他待人隨和,平易近人,深受員工們的愛戴。
虛心向學,學以致用
自1992年以來,劉工長期從事滌綸長絲設備技術的管理和維護工作,久而久之,也就對化纖相關設備的維修及保養流程相當熟悉。又因在工作期間他自己本身對于機械、設備的興趣,不懂就問,多問多看,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生產設備安裝、調試經驗……20多年的實踐積累,讓他能在與化纖設備相關的工作中得心應手。
2011年3月,劉工加入榮盛大家庭,成為盛元化纖的一名工程師。記得那時正是公司40萬噸化纖長絲熔體直紡項目的籌建階段,他憑著自己積累的經驗積極投入到了項目的設備安裝和調試工作中。因為設備的更新換代,很多設備都與他之前接觸的存在差異,在安裝期間劉工就與日本TMT公司和德國巴馬格公司的技術指導人員緊密聯系、密切交流,對于安裝圖紙與實際現場出現沖突的問題,一同商討可行性對策,使項目安裝順利完成。
就像他說的:“對于一臺從沒見過的設備,我看它陌生,它也看我陌生,但是光看是誰也不能深入了解它的。我是怎樣做的呢?從銘牌著手,把它的信息記一遍,這是第一手資料,其次就是長期的‘你來我往’了,特別是它出現故障時、保養時、更換零器件時……慢慢的,你就可以知道它的結構和了解它的性能,這就是從學到用的過程,也是積累的過程。”
慧心巧思,匠心獨具
王亞寧曾說過:“要創新需要一定的靈感,這靈感不是天生,而是來自長期的積累和全身心的投入。沒有積累就不會有創新。”
針對紡絲設備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劉工憑借自己扎實的經驗積累,提出并負責了多項車間設備改造和技術創新,如巴馬格卷繞頭壓輥纏絲活動護板改造、卷繞頭推筒器護板改造、吸槍廢絲主管分體式改造、風筒清洗堿洗爐加熱器改造、油劑系統高點排氣改造、聯苯熱媒在線添加技術改進等等,多個項目還獲得區青工“五小”科技獎。通過實施設備改造和技術創新,將“想到的”轉化為“做出來”,把基于經驗的想法投用于實際生產,不但有效提高了設備的運行效率,而且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品質。
談到“學”是否有特殊的方法時,劉工打趣地說道:“學,要時不時地鞏固;學,也要時不時地提出質疑。我們對于自己的術業,要打心里地去熱愛,多學多問,多思多做,天道酬勤嘛!”
摒棄舊制,推陳出新
在人員管理以及設備管理方面,劉工又實施了很多創新式的管理制度:對相關設備作業規程進行優化和完善;對各崗各工序實行精細化作業;對設備潤滑方面實行“五定管理原則”,即定人、定點、定時、定質、定量;對保全人員實行定編不定崗,工作輪換學習制度;對車間跟班保全人員制定“叫修”及反饋制度……正是這一系列的推陳出新,才有了部門設備運行指標的逐年提升,才有了設備保養上機99%以上的穩健成功率。
創新是進步的動力,機器如此,人也如此;積累是創新的基礎,劉工可以,你也可以,很感謝劉工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去懂得工作和學習的意義。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