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元防曬衣難擋七成紫外線
穿上一件價值幾十元、輕薄亮麗的防曬衣就能在炎炎夏日阻擋70%以上的紫外線?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價格低廉的防曬衣雖能遮光,但并無專業的防曬涂層,防紫外線功能有限。專家指出,普通衣物同樣也具有一定的防曬功能,網店賣家們只是打著“防曬服”的旗號銷售面料輕薄的服裝而已。
商家宣稱防曬衣防70%紫外線
在一些批發市場及網店內,“防曬衣”早已成了今年大熱商品。商家們宣稱“防曬衣能防70%紫外線”,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記者昨日在某知名購物網站搜索 “防曬衣”,發現相關結果多達萬條,開價多在50元到100元之間。此類熱銷款防曬衣均使用透明材質且顏色亮麗。
在一家女裝網店,記者看到,商家宣稱79元的防曬衣 “紫外線防護系數UPF70%-75%”,“面料是進口含絲特別處理面料——南韓蠶天絲”。在另一家網店,開價59元的防曬衣面料卻顯示“上乘專業防曬面料——尼龍紡”。
記者查詢發現,國家標準中紡織品的UPF值最高的標識是50+,“UPF70%-75%”并不符合專業標識,而UPF50的意思是“1/50的紫外線可以透過織物”,并非賣家們所稱“UPF70%指可阻隔70%的紫外線”。
正規專柜不輕言防曬系數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南京路中段一家百貨商場,看到戶外運動區域不少品牌都有“皮膚風衣”銷售,此類超輕、超薄,在防水、防風的同時,兼具防紫外線功能,開價往往在五百元以上。
然而,與網店所售透明的防曬衣不同,戶外品牌的皮膚風衣均與普通沖鋒衣顏色類似,并非透明材質。記者走訪了某N及C打頭的美國戶外品牌及多家國內品牌專柜,發現皮膚風衣的面料多為“錦綸”,與一些網店防曬衣所稱的“南韓蠶天絲”截然不同。
此外,相較網店賣家,戶外品牌對于織物防曬指出的標識則更為謹慎,在某T打頭的國內戶外品牌專柜,記者問及一款標價599元皮膚風衣的UPF指數時,店員坦言:“幾年前的確標記UPF指數,但由于防曬涂層會隨著洗滌次數的增加而減少,所以現在不標UPF指數了。 ”
專家指出一般布料均有防曬作用
我國《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規定,只有當產品的UPF大于30,且UVA透過率小于5%時,才可稱為“防紫外線產品”。而對于蠶絲、尼絲紡的防曬功能,上海內衣協會、紡織研究院、紡織行業協會的多名專家均表示“未曾聽聞”。
織物研發專家許建琴介紹:“防曬功能一般通過致密的材料及特殊材質的涂層來實現。商家所謂的‘尼絲紡’并非織物成分,而是一種織物組織,不曾聽聞其具有防曬功能。 ”
許建琴還指出,部分特殊工種的職業裝的確需要防輻射等功能,但多由特殊材質及涂層制成,價格相當于普通材料的五到六倍,幾十元的“防曬衣”,噱頭大于實際。
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寅峰則指出,一般布料的衣服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曬、防紫外線,商家打“防曬服”的概念無非是造概念營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