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未見起色 奢侈品正在“撤離”香港
由于奢侈品牌戰略收縮以應對銳減的銷售,博柏利集團、開云集團以及珠寶零售商周大福集團都在敦促業主就現有物業減租。事實上,各大奢侈品牌第二季度和半年財報的數據中,幾乎所有奢侈品牌都淪陷香港市場,另愛馬仕也稱香港仍然處于“困難的環境下”,看這些奢侈品牌如何一步步撤離香港的。
陸續降價未見起色
面對奢侈品消費增長持續放緩的市場環境,各大奢侈品牌皆努力調整步伐。今年4月,香奈兒(Chanel)、普拉達(Prada)、迪奧(Dior)、卡地亞(Cartier)、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都紛紛調價以挽救困局,古馳(Gucci)則選擇打折清貨。
但是降價與促銷帶來的短暫繁榮,并不能掩蓋奢侈品牌在亞太市場(尤其香港地區)的業績危機。在各大奢侈品牌發布的上半年財報中,迷霧不散的香港市場和亞太市場導致品牌利潤大縮水。
討好最大的金主
多個奢侈品集團的CEO在財報中均重申“信心”,但事實上,在過去兩年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奢侈品市場的“腫瘤”。而奢侈品集團仍為討好最大的金主做出努力,在中國市場大肆舉辦各種藝術類活動以維持其品牌形象和價值,甚至在門店方面,傳統奢侈品牌在新店擴張方面相對保守,品牌采用更嚴格的門店選擇標準,并將重心從三線市場轉移到一二線市場,同時關閉在低線城市中規模較小的門店。
共同發出“逼租”口號
在香港零售業態不見起色的同時,香港租金高企已成為奢侈品牌的巨大負擔,奢侈品集團不得不就租金問題與業主進行重新談判。羅素街是銅鑼灣地區中心重要的零售重鎮,一年前他們可以開出全球最高的零售租金,但現在需要看眼下現實。
{page_break}書寫筆制造商萬寶龍(Montblanc)、制表商奧米茄(Omega)以及珠寶商施華洛世奇(Swarovski)比鄰而列。高力國際表示,該地段的平均租金在今年上半年已經下滑了10.4%。而豪雅表(TAG Heuer)在上周就因為高企的租金與下滑的人流,關閉了其位于羅素街的店鋪。
古馳(Gucci)、圣羅蘭(SaintLaurent)、葆蝶家(Bottega Veneta)等奢侈品牌的法國開云集團已經警告,若租金成本下不來,將關閉其在香港的數間店鋪。“許多業主不一定了解到市場已經發生了改變,”開云集團的首席財務官Jean-Marc Duplaix 在7月的一次與分析師進行的電話會議中曾這么說道。
另一法國奢侈品巨頭、旗下包括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迪奧(Dior)、芬迪(Fendi)等品牌的LVMH集團,同樣對香港租金感到不安,LVMH財務總監透露,已經與業主進行多輪談判,現階段難言能獲減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