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靠什么來“吸粉兒”
網紅賣的只是商品嗎?靠什么來吸引“粉絲”?記者通過微博找到幾名常常售賣衣服和面膜的博主,又通過留言聯系到他們的“粉絲”,詢問作為粉絲所持的想法和心態。一名粉絲告訴記者:“本來對網紅也沒什么概念,關注她是因為她衣服搭得漂亮,把衣服買回來就是想像她一樣美唄。”而另一個粉絲則說:“我主要想學學她的拍照姿勢,好奇這種人的朋友圈和生活環境——畢竟,她看起來過得很優越。我偶爾看見漂亮的衣服或者好玩的東西才會下單。”還有一名男粉絲告訴記者:“這個網紅常常發一些對生活的感想,對時尚的理解,我很喜歡看。”
“2015年是大眾所知道的網紅店鋪爆發的一年,女裝網紅店鋪也呈現出一些明顯特征:店鋪成立時間不長、爆發力強、用戶群體比較年輕、無線成交占比較高。”這位負責人還向記者大體勾勒了這些“紅人店”的定義:紅人店鋪通常以一位年輕貌美的時尚達人為形象代表,以紅人品位和眼光為主導,進行選款和視覺推廣策略,憑借社交媒體的龐大粉絲群體進行定向營銷。
“淘寶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時尚媒體開放平臺,這里的紅人賣的是生活方式,是體驗,而不是貨品本身。其業務往往不是事前就規劃好的,而是與忠實粉絲的長期互動中自然演化。”淘寶相關負責人這樣向記者解答道。
“良辰不介意奉陪到底”、“在下葉良辰,我是本地的,我可以有一百種方式讓你呆不下去。”……與那些年輕貌美的女生不同,讓相貌平平且沒有淘寶店的90后男生葉良辰一夜登上微博熱搜的,是一段看起來不著邊際的大話。
去年9月,一篇網帖稱,在西安某高校一女生寢室,因一個名叫“李汶濟”的女生不愿打掃衛生,讓“葉良辰”轉告其舍長“張靜靜”。在葉良辰與靜靜舍長的聊天截圖中,葉良辰的語氣被網友評價為充滿“魔性”并紛紛開玩笑般地效仿——“你只要記住,我叫葉良辰。”、“你若是感覺你有實力和我玩,良辰不介意奉陪到底。”……就連王思聰也來湊熱鬧,發微博稱“你是葉良辰又如何?我趙日天并不服”,把整個事件推向高潮。
過度無聊或因違背道德而“走紅”的人也能帶來經濟效益嗎?答案是否定的。昨天,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向記者分析道:網紅經濟是一種由社會現象延伸出的經濟現象,企業利用紅人提升關注度,是因為被關注的網紅具備經濟效益;但不是所有網紅都能帶來截然不同的收入。
她認為,對于網紅來說,原則上是關注度越高,越能帶來經濟效益。但是關注度極高的情況下美譽度很低,經濟效益也會比較差。比如之前“紅”過的某某姐姐和某姐,雖然關注度極高,但是卻鮮能為公司或自己掙到太多錢,就是因為美譽度不夠。由此來看,雖然網紅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經濟現象,但過度無聊或因違背道德而“走紅”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仍會受到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抵制,而鮮有經濟效益。
記者近日采訪到了事件核心人物葉良辰,對于記者提出的一串問題,葉良辰只通過其經紀人的微信向記者發來一段語音:“我自己感覺現在互聯網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情況,好的一面是給大家的視野更廣闊,讓大家更快、更耗時不耗力地買到或看到想要的東西,對大家的生活有很大改善。壞的方面是只通過一些圖片、言語并不能全面了解事件的真相,容易作假。所以我感覺這個事件有利有弊。”對于自己的“走紅”,他稱“沒有感覺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為自己也為家人負責。”
雖然沒有網紅店,但這種“走紅”同樣給葉良辰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經濟收入。據他的經紀人風雷介紹,從前,葉良辰只是一個月工資在2000元到4000元的普通人,現在,雖然不能透露具體收入,但已經多了很多。據這名經紀人表示,此事件后,葉良辰的第一首歌已經有了上百萬的點擊率,而且現在已經出演過微電影,并接到了不少地方電視臺的節目通告。說到葉良辰事件本身是否就是一次炒作,其經紀人說:“葉良辰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紅了,我是看到這件事后才決定去簽他,看看能不能借此事件合作。畢竟,很多人知道了他的名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