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專家建議足額退稅保出口穩就業
日前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緩解出口企業困難,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七大政策措施。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這是一套很明顯的實質性的利好政策,將會非常直接和及時地刺激擴大出口,在目前拉動內需短期見效難度大的情況下,保出口增長穩就業見效更快。
預計明年上半年最艱難
據最新統計,2008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23783.7億美元,增長20.9%。其中出口13171.6億美元,增長19.3%;進口10612.1億美元,增長22.8%。外貿順差累計2559.5億美元,增長6.8%。雖然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出口增長速度仍達到19.3%。但是,在美元貶值與人民幣對內貶值的條件下,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增長速度嚴重夸大了出口的實際增長速度。消除了美元貶值的影響,以人民幣計價的實際出口增長速度僅為9%,如果扣除人民幣貶值因素(以PPI扣除),實際出口增長率僅為1.4%。這是我國近十年來最低的出口增長速度。
“主流的判斷均認為,2009年三、四季度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增長才會觸底,并且呈現“U”型走勢,意味著我國出口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外部需求約束。”這是記者在近一段時間采訪中得知的專家普遍共識。
北京大學副校長、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經濟的機遇與挑戰論壇暨北京大學匯豐金融研究院成立暨北京大學PE首屆年會”現場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在金融危機尚未全面蔓延時,我國宏觀調控的著力點主要是治理經濟過熱和防止全面的通貨膨脹,實施了包括控制信貸、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出口退稅率等在內的一系列緊縮措施,加上人民幣大幅升值和嚴格的用工法律和政策,導致外貿企業的運行成本大幅提高,傳統的價格優勢不斷減弱,競爭力受到打擊,出口受阻。
另一方面,在國內緊縮政策正不斷起效并對企業生產產生實質性影響時,碰上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迅速蔓延,波及實體經濟,世界經濟出現衰退,外需急劇下滑,因而導致企業壓庫與訂單減少并存,出口形勢雪上加霜。
海聞認為,從總體上看,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出口影響遠遠超過當年亞洲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1998年我國外貿出口同比增長為零,而這次世界金融危機的蔓延,我國企業從2008年10月開始訂單下滑得很快。盡管如此,全年的外貿出口受到影響的程度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一般有半年的時滯,預計2009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長為負,下半年可能會出現回轉,但這還要取決于歐美國家采取的經濟刺激政策如何起效,外部需求能否止跌回升。
政策還有提升空間
最近,我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外貿的政策措施。其中,財稅部門已經先后三次調高紡織、服裝、輕工和部分機電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在12月1日上調的3770項商品中,大部分都已調至10%以上的退稅水平,尤其是部分機電產品的退稅率已經達到14%。據了解,我國出口退稅率最高值是17%,相當于出口零稅率。
對此,海聞認為,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于減輕企業負擔會有一定作用,但對增加出口暫時作用不大,因為現在出口下滑已經不是價格問題導致的競爭力不足,而是外部需求減少導致出口受阻的問題,而需求減少靠價格手段恐怕難以奏效。
“出口下滑,國家最先考慮的是就業,畢竟出口不僅僅是一個行業,連帶方方面面的效應實在太大。”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李計廣博士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說,至于具體用調整出口退稅或者其他什么手段,在WTO規則中,可以使用又不會被拿來說事的工具不多。
他認為,鑒于明年出口形勢將更為嚴峻,應該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政策,盡可能做到足額退稅。國家還可以采取更為靈活、更有目標和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例如針對研發等環節進行補貼,即使有些措施可能會違背WTO規則,但如果引起貿易爭端,也至少要等上幾年,那么我們就贏得了時間。
針對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七大促出口措施,首都外經貿大學教授蔣澤中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特別是措施第二項提出,調整加工貿易禁止類和限制類目錄,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屬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以及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從禁止類目錄中剔除,將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技術含量較高、環保節能的產品從限制類目錄中剔除。“這是對原有政策的適當放寬和延緩,態度明顯轉變,實質意義大,說明我們的政策還是非常靈活多變的。”
蔣澤中認為,對廣東和長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云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這也極大地鼓勵了貿易流通,原先用外幣結算需要的審批程序繁瑣,歷時長,這次剛好利用應對金融危機的契機,進行這項金融改革,將大大方便和促進邊貿發展。
最后,措施還提出要積極化解國際貿易摩擦,支持企業開拓新興市場。蔣澤中認為:“這表明我國政府的態度是非常明智的。在全球經濟危機中,各國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對此我們不采取硬碰硬的手段,而是以積極的姿態,共同解決危機,向著減少非關稅壁壘的方向發展。”
中國2009年上半年失業率可能升至11%
中國就業形勢已十分嚴峻。分析人士指出,進入2008年下半年以來,內外需求疲軟導致企業新增投資凍結,令失業人數猛增,2009年上半年失業率預計升至11%。
中國社科院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城鎮失業率已經攀升到9.4%,2009年610萬名大學畢業生中就業困難的比例可能占到四分之一。國務院參事陳全生日前指出,中國真正失業人數遠高于官方統計數字。在全球金融危機重壓之下,2008年中國已有67萬家小企業被迫關門,約有670萬就業崗位蒸發,使失業人數遠高于官方統計的830萬。 西南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董先安表示,進入2008年下半年以來,出口減弱導致制造業新增投資凍結,令國內失業人數猛增。由于新訂單急劇萎縮,電子通信設備、儀器儀表、家具、紡織服裝等板塊受傷嚴重,企業利潤下滑,新增投資凍結,并紛紛遣散工人,造成沿海民工大規模提前返回內地。
在2008年上半年7.6億總就業人口中,農、林、牧、漁就業人口3.87億,制造業0.99億,批零貿易和餐飲0.59億,建筑業4.64億。下半年失業人口猛增3269萬。其中:4季度失業沖擊最嚴重的板塊主要包括制造業和建筑業,新增失業人口分別為1980萬人和1546萬人。上述失業人口分別為對應行業就業存量的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大部分為農民工。假設失業返鄉民工中有700萬人回歸農業,總失業率將升至11%,高于社科院估計數9.4%。
按照奧肯定律,經濟增長率與失業率存在反向關系。社會總產出越多,要求勞動力投入越多。中國1998年曾經歷-2.3%的產出缺口,尤其是1998年2季度單季產出缺口高達-2.6%,對應的失業率分別為9.9%和10.2%。董先安估計2008年全年產出缺口為-0.8%,4季度單季產出缺口達-3.8%,大大突破1998年創下的單季產出缺口,對應失業率分別為8.5%和11%。2009年20-24年齡段人口將增加5.6%,略高于2008年的增速,表明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口就業壓力加大。同時,就業人口平均年齡繼續上移。預計2009年上半年產出缺口與失業率將與2008年4季度數據接近,分別是-3.8%和11%。
按照經濟周期規律,需求下降導致銷量下滑,存貨上升。大約2-3個季度之后,存貨上升至一定水平,企業開始恐慌性削減存貨,產品價格快速下跌,且產量下降。大約4個季度之后,利潤出現負增長,最壞情況出現。大約6個季度之后存貨恢復到一個合適水平,價格趨穩,產量逐漸恢復,企業利潤逐步回穩。目前制造業和地產業大致處在第3、第4季度之間,預計到2009年下半年,就業形勢方能好轉。
責任編輯:楊靜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