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奢侈品“金磚四國”潛規則
高端百貨分布不均帶來的矛盾
8月27日,路易威登在寧波和義廣場的入口處開出了面積達1016平方米的專賣店,同時,這是路易威登在浙江省的第一家包括男女服飾、珠寶在內的旗艦店。自北京國貿、上海恒隆、大連時代、深圳羅湖后,路易威登在中國大陸如今已經擁有了5家擁有完整產品線的旗艦店,其中兩家都是今年下半年開的,速度之積極態度之樂觀可見一斑。
以多數消費者的邏輯,人們往往更傾向于到香港買奢侈品,不僅貨品更全,價格和商場促銷活動也極有吸引力。但事實并非如此,在選擇奢華品購買的城市時,雖然39.8%的二線城市受訪者表示會經常去香港消費,33.3%的華東地區消費者首選上海,但調查發現,直接在本地購買奢華品的人數同樣不容小覷。有23.9%的人表示奢華品只要在自己附近購買就可以了,不用特意跑一趟一線城市,在華西和華北地區,這個數字則分別達到了28.8%和27.3%。由此可見,對于二線城市的奢華品鐘愛者而言,購買奢華品正在變得越來越日常化、生活化。
作為高端零售領域的專家,盧曉很了解中國高端零售現狀。以上海來說,“路易威登在上海只有1家,說明上海發展是落后的,目前上海的高端零售場地現狀不允許它能多開,而新項目比如浦東陸家嘴的ifc提供了新店的可能。否則,按上海經濟發展情況,應有更多專賣店,這是讓很多人沒辦法接受的。”
換句話就是,奢侈品不會犧牲自己形象來入駐不符合品牌定位的商場。記者亦從巴卡拉水晶了解到,該品牌在成熟市場日本的大中城市建立了幾十家專賣店,在新興的中國市場只選擇北京和上海、建立了5家店。這亦是一個極能說明問題的案例,巴卡拉水晶表示,假設要在其他中國城市開店,必須選擇當地最頂級的零售地,但基于國內現狀,公司尚未有任何開新店的計劃。
不過,奢侈品仍然需綜合多方面因素評估新店,包括城市購買力、戰略地位是否對品牌有促進作用等,盧曉認為“每開一家店的功能是不一樣的,面對的客戶群都是有一定區別的”。烏魯木齊可能是個很好的例子,“江南很多二線城市的購買力絕對超過烏魯木齊,但路易威登根據其中國布局的重要性來決定在此開專賣店,這家店可能不是最高的銷售額,但戰略意義上看,烏魯木齊是西部重鎮,需要占據這個很好的位置。目前,對于奢侈品零售來說,很多店鋪是形象問題,比如,目前在上海外灘開出的某些奢侈品牌店肯定不盈利。”
不過,缺少優質零售空間并非中國市場的問題,奢侈品在“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也遇到這個煩心事,當它們打入金磚四國新興市場之后,如何經營與擴大才是最關鍵的考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