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服裝價格上漲
價格是當前人們談及最多的一個話題,對于服裝行業而言,同樣如此。
在用工成本、土體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以及棉價飆升等種種因素作用之下,服裝價格上漲與否已經是擺在眾多企業面前最為現實的問題。
“服裝漲價是水漲船高的事情。”中國服裝協會顧問蔣衡杰如此判斷。
他進一步解釋道:“在傳統的制造成本僅占25%左右。現在的情況是,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都在上漲。制造成本剛性上漲必然向下一個環節傳遞,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的服裝,不漲價就要虧損,這就是水漲船高的道理,也是市場作用的表現。”
河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劉連紅也表示,棉價已經漲得有點不正常了。在當地協會此前召開的一次會上,幾家大的紡織企業紛紛表示,已無法承擔如此之大的成本上升壓力,要提價。
劉連紅認為:“上游的漲價壓力肯定要向下游傳遞。因為上游企業無論如何去調整產品結構、壓縮成本,都不可能消化眼下如此大的棉價上漲壓力。”
事實上,據劉連紅介紹,河北的部分服裝企業已經開始調整價格。比如一些褲子生產企業已經將批發價格上調了五六元。由于調整的幅度不是很大,漲價得到了下游企業的認可。
另據《石獅日報》日前報道,不少泉州的品牌服裝企業也已開始提價。如特步近日公布的半年報顯示,服裝類產品平均售價增長了13.9%。“對于我們服裝類產品而言,上漲通道剛剛打開,提價或成為趨勢。”特步一位市場部經理表示。
上游成本壓力向下傳遞,服裝價格上漲已經成為定勢,但這種壓力并不能百分百的傳遞至終端,完全由消費者“埋單”。
蔣衡杰特別指出:“漲價是肯定的,但能漲多少,消費者會不會接受,則是企業最需要考慮的問題。不漲,企業受不了;漲多了,消費者不買賬,一切都是空話。所以這個度企業一定要把握好。”
晉江一位服裝企業負責人也表示,對于終端零售市場的提價幅度,不同的企業,其銷售、定位不同,定價話語權也不同。品牌附加值大、利潤高的企業,不會因為這次棉花價格的大幅度上漲而受到太大影響;但對于出口型企業和中小企業,影響會比較大。
在蔣衡杰看來,此次成本上漲雖然是對服裝行業的一次嚴重考驗,但也是全行業加速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的契機。因為,市場因素將逼迫企業進一步改革創新,提高生產效率,不斷提升品牌附加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